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边塞风雪夜思归——古诗塞下曲的诗意日记

边塞风雪夜思归

十二月十五日 大雪

塞外的第一场雪

清晨推开营帐,天地间已是一片苍茫。鹅毛般的雪片簌簌落下,远处的祁连山轮廓模糊得像浸了水的墨画。这让我忽然想起卢纶《塞下曲》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句子,虽然此刻没有战事,但戍边将士的孤寂却是相通的。

风雪中的巡逻

踩着半尺深的积雪巡哨时,皮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忽然在烽火台墙角发现几株顶着雪绽放的野梅,红得像是凝结的血珠。这让我想起长安的梅花,母亲总爱在腊月折几枝供在青瓷瓶里,满室都是清冷的幽香。

昨夜梦到家乡的炊烟了。灶台上炖着羊肉汤,父亲正在教小弟认《千字文》,窗棂上贴着的剪纸被夕阳染成琥珀色。醒来时听见帐外北风呼啸,竟恍惚分不清是更鼓声还是长安街头的梆子响。

戈壁夜话

晚饭后老赵掏出个陶埙吹起来,呜咽的曲调像极了李益笔下"回乐峰前沙似雪"的意境。火塘映着大伙儿黝黑的脸庞,有人说起陇西老家新添了孙子,有人念叨着开春要种的山茱萸。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冰河上的月光

值夜时看见结冰的疏勒河泛着蓝莹莹的光,像条玉带蜿蜒向东方。不知这河水最终会不会流经洛阳,那是我妻子娘家所在。掏出她绣的鸳鸯帕子,针脚里还藏着淡淡的桂花香——这是中秋前托驿使送来的,当时帕角还沾着长安的雨。

忽忆岑参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此刻我的铠甲内衬里,
也藏着半截家书和
一枝早已风干的柳梢。

夜更深了,雪地上巡逻的火把明明灭灭,像一串遗落的星子。或许明天该给家里写封信,就说说这塞外的梅花吧,虽然开得晚些,到底也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