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得:采菊东篱下的诗意时光
一、晨起见菊
清晨推窗,忽见篱边几簇黄菊迎风摇曳,蓦然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那些金盏般的花朵沾着露水,在朝阳下闪烁着碎金似的光,仿佛从古诗里走出来的精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的诗句突然浮现在脑海。这小小的菊丛竟成了连接古今的媒介,让我与千年前的诗人隔空对话。
二、菊之品格
午后执笔临帖,墨香混着窗外飘来的菊香。忽然明白古人为何独爱咏菊:它不在春日与百花争艳,偏在寒秋绽放傲骨。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比拟,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的豪气,都在这小小的花瓣里藏着。
菊韵三叠
- 色韵:从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始,金黄便成了文人精神的底色
- 香韵:陆游"菊枕"典故里,那缕穿越八百年的药香至今未散
- 骨韵: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的题画诗,写尽了菊花的气节
三、暮色沉思
傍晚给菊花浇水时,发现有三两花瓣飘落。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场景,却不觉凄楚——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豁达,或许更适合这秋菊。它们零落成泥,只为明年更绚烂的重生。
今日特记此菊事:晨光中的金盏,午后的墨香,黄昏的落英,都在诉说一个关于坚守与绽放的故事。这篱下秋菊,不正是我们面对生活应有的姿态么?
夜读《离骚》,见"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之句,忽觉手中茶盏里浮沉的菊花,已酝酿了三千年的诗味。此刻风摇竹影,暗香盈袖,方知古人诚不我欺——菊之真意,正在这平淡日常的诗意栖居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