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品橘日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品橘日记

霜降时节的馈赠

深秋渐浓,窗外的世界已是一派萧瑟景象。正如东坡先生所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夏日的繁盛与秋日的绚烂都已悄然退场,只留下嶙峋的枝干对抗着日益凛冽的寒风。然而,正是在这万物收敛、准备蛰伏的季节里,一种最为明亮温暖的果实成熟了——那便是橘子。

今日从市集归来,手提袋中便安放着这样一袋金灿灿的橘子。它们个个圆润饱满,表皮呈现出一种介于深绿与橙黄之间的过渡色,那是生命在秋霜催促下最终成熟的证明,像一个个被秋阳凝固的小太阳,沉甸甸地,散发着清冽而甜蜜的香气。

剥开一枚秋日的太阳

晚饭后,取出一枚置于案头。指尖触及其表皮,微凉而略带粗糙,上面密布着细小的油胞,那是它芬芳的源泉。轻轻掐开果皮,“滋啦”一声,一股清甜的雾霭瞬间迸发,弥漫在空气里,带着一丝丝的酸意,立刻唤醒了所有的感官。

橘皮剥落,露出里面洁白如雪的橘络,丝丝缕缕,紧紧包裹着饱满晶莹的果肉瓣。古人珍视这橘络,称之为“橘丝”或“络脉”,认为它有理气化痰之妙用。橘瓣弯弯,似月牙,似小舟,紧密地偎依在一起,构成一个完美的球形。对着灯光看去,果肉粒粒分明,饱满欲滴,仿佛蕴藏了整个夏日的光照和秋日的霜华。

味觉里的诗境

取一瓣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冰凉的汁液立刻在唇齿间炸开。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滋味:初时是清锐的酸,瞬间提振了精神;旋即,一股浩大而纯正的甘甜席卷而来,完美地中和了先前的酸冽;细细品味,底层还隐藏着一丝属于秋日的、不易察觉的清苦韵味,那或许是经历了风霜的痕迹。多种味道层次分明却又融合得恰到好处,宛若一首味觉上的交响诗。

这滋味,让我更深地体味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境。菊花凋残后,唯有枝干傲然挺立,而橘子,不正是这傲霜之枝上结出的最甜蜜的硕果吗?它不像荷花盛开于炎夏那般绚烂夺目,也不似秋菊于凉秋中孤傲绽放,它选择在万物最为凋敝的时节,将最饱满、最温暖、最甘甜的内蕴奉献出来。它历经了春华、夏炎、秋霜,终将风霜雨露全部转化为生命的糖分。这是一种内敛的、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甜美,是抵抗过严寒后的丰厚回报。

余韵悠长

一枚橘子吃完,满室清香久久不散,指尖还残留着那独特的香气。口中的甘甜与微涩也萦绕不去,令人回味无穷。这岂非像极了那些历经磨难而愈发醇厚的人生?外表或许平凡甚至粗糙,内里却蕴含着经历风雨后沉淀下的智慧与甘美。

感谢这秋日的使者,它以最质朴的形式,诠释了“傲霜枝”的风骨与奉献。在这个“荷尽”、“菊残”的季节里,这一枚小小的橘子,用它金灿灿的色彩和饱满的汁水,点亮了书桌,温暖了心房,也让我对生命的力量与馈赠,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恩与敬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赠刘景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佑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译文] 荷花已经落尽,连擎雨的荷叶也凋谢枯萎了;秋菊也已开败, 却还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独立。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品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 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赏与析

详解如 下: ⼀、原诗如下: 赠刘景⽂ / 冬景 作者:苏轼 (宋代) 荷尽已⽆擎⾬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翻译如下: 荷花凋谢,连⼀把遮⾬的伞似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也已经枯萎,但是它那傲霜挺拔的菊枝 ...

【描写菊花的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全诗赏析

【描写菊花的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的《赠刘景文》荷花没有雨盖,菊花残株仍有高傲的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恰是橙黄橘绿时。欣赏 这首是诗人写赠给挚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捉住“荷尽”、“菊残”刻画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构成强烈...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理解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改变现状,就像荷尽已无擎雨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而是要像菊花一样坚韧不拔,傲霜而生。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意味深长,告诉我们人生的无常与坚韧。当我们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气馁,而是要像菊花一样坚韧不拔,傲霜而生。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迎接人生的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造句

使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个成语。根据1,这是一句诗句,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菊花不畏寒霜的坚贞品格。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傲岸,坚贞不屈的精神。23例如: 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不屈不挠,真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她的诗歌风格清新高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翻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翻译: 荷叶已经凋残,没有像雨伞一样撑起来的荷叶;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中的好时光已经过去,你要记住,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是在那秋末冬初橙子黄、橘子绿的时节啊! 《赠刘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赞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赞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赞美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菊花》一首,表达了菊花虽然受到秋雨的洗礼而凋谢,但依然傲立在寒霜中的态度和品质。杜甫通过这句诗歌赞美了菊花的品质和精神,他首先通过荷花凋谢的形象来对比菊花,强调了荷花虽然有擎雨盖的美丽,却在秋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桔子是一瓣一瓣的皮一般薄些很容易剥开橘字则皮厚些里面也分瓣但是很不好掰成一瓣一瓣的多数都是刀切开吃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