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800字:雨夜独思日记
十月初七 夜雨敲窗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起初只是细密的沙沙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继而愈发密集,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嘀嗒声。我独坐灯下,摊开这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钢笔在指尖微微发烫——这样的雨夜,总叫人无端想起许多往事。
雨声是天然的屏障,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邻居的电视声、街道的车鸣声、甚至自己的心跳声,都被这绵密的雨幕吸收殆尽。唯有思绪如脱缰之马,沿着记忆的轨迹肆意奔涌。想起童年时在老宅的雨天,祖母用陶罐接屋檐水泡茶,说天水最净,能洗去茶叶的尘气。那时总觉得神奇,为何雨水泡的茶格外甘甜?如今明白,甜的不仅是茶,更是那段被岁月镀金的时光。
二
雨幕中偶尔划过车灯的光束,像流星短暂照亮雨丝的轨迹。忽然想起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雨夜,我送友人至车站。伞下两人并肩而行,水花在脚下绽开又消散。他说要去南方闯荡,说那里的雨更温柔,不像北方的雨这般冷冽。如今一年过去,不知他是否找到了想要的温柔?雨声依旧,故人已远,唯有祝福如雨滴落入心湖,泛起圈圈涟漪。
“雨是天空的诗人,用无形之笔书写有情之章。”——不知在哪本书里读到的句子,此刻突然浮现。是啊,每一场雨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今夜这首长诗,专为独坐窗前的我而作。
三
茶已渐凉,墨迹在纸上微微晕开。雨声忽然转急,噼里啪啦砸在窗玻璃上,像是要将积蓄的情绪全部倾泻。这样的激烈反倒让人心安——最怕的是欲落不落的阴郁,像悬在心头未落的泪。忽然明白为何古人爱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至“鬓已星星也”,一场雨浇透了多少人生况味。
起身续茶时,看见窗台积水映着室内的灯光,竟像盛了一碗碎星。这不起眼的景象,在晴日里绝不会注意到。原来雨夜不仅让人沉思,更赐予人发现美的另一双眼睛。想起白日里追逐的种种,在此刻的雨声中都褪去了紧迫感,唯余天地间的宁静与澄明。
夜雨将歇
雨声渐疏,偶有残雨从树叶滑落,哒的一声,格外清晰。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城市开始苏醒。写完这最后几行字,刚好八百字有余。合上日记时忽然莞尔——这场意外的夜雨,原是为了送我这篇日记而来。明日放晴时,这些文字将成为雨夜存在的证明,如同化石封存时光的脉动。
美文何必刻意求之?真心流淌处,便是动人篇章。这八百字,献给所有在雨夜里与自己对话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