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400字:雨窗独坐日记
十月廿七 微雨沾窗
檐角滴答声惊醒晨梦时,才六时三刻。灰白的天光透过雨痕纵横的玻璃,在书案铺开朦胧的水纹笺。索性披衣起身,将暖灯捻成橘色一团,任雨声与墨香在四百字的方寸间交融徘徊。
钢笔尖掠过纸页的沙沙声,竟与窗外梧桐叶的窸窣形成二重奏。忽见一只麻雀扑棱棱跌在窗台,绒毛被雨水黏成深浅不一的褐色斑块。它歪头用黑豆似的眼睛与我对视片刻,又振翅消失在雨幕中,留几粒水珠在窗台颤动如星子。这般偶遇恰似散文里意外的转折,不必刻意铺陈便自成意境。
茶烟袅袅升起时,忽然惦念旧居墙角的苔藓。那些翡翠般的生命此刻应当正饱饮甘霖,在青砖缝里舒展成毛茸茸的地图。雨丝总是这般神奇,既能模糊窗外的现代楼宇,又能清晰映出记忆深处的细节。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爱将雨声写入诗词——淅沥声中确有种魔力,让四百字的空间延展出四千字的苍茫。
午后天光渐亮,雨幕转为银丝细帘。在日记末尾画只圆肚陶壶,壶口逸出的热气曲卷成云纹。四百字的天地原来这般辽阔,能容下整场秋雨的絮语,能安放所有不期而遇的悸动。当墨迹干透在纸页上,雨声依旧叮咚作响,仿佛天地也在书写另一卷永无止境的美文。
后记
雨停时恰写完最后一行。字数是精心数过的,正好四百零三字,多出的三字就当是送给这场雨的谢礼。好的文章从来不必被数字拘束,就像雨不会因计量停止倾泻,心灵不会因篇幅停止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