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美文写景:西湖暮色札记

美文写景:西湖暮色札记

十月廿三,晴光渐收时

暮色如砚中渐晕的淡墨,自雷峰塔尖悄然滴落。我倚在苏堤第三桥的石栏上,看夕阳熔金般泼进西湖,水面顿时浮起千万片跃动的鳞光。远山褪去白日青翠的衣袍,换作黛青与薄紫交织的纱裳,连绵的轮廓在晚霞中化作水墨长卷里氤氲的笔意。

游船欸乃声自柳浪深处荡来,船尾拖出的涟漪将倒映的云霞揉碎成流动的绸。三两只白鹭倏地从荷丛中惊起,翅尖掠过处,摇落几滴缀在莲叶上的夕照。残荷虽已褪尽盛夏风华,枯折的茎秆却以铁画银钩的笔法,在琥珀色天幕上题写秋的注脚。

二、曲院风荷的黄昏独白

转入曲院风荷时,月光已悄然攀上飞檐。最后一缕暖光斜穿过九曲回廊,将雕花木窗的格影拉成长长的诗行。石板缝里钻出的青苔浸润着暮露,踩上去似踏着时光柔软的脊背。忽有桂香自水阁那端浮来,原是西风将隔岸满觉陇的甜香揉碎,撒向粼粼波心。

坐在临湖的石凳上,看游鱼啄碎水中渐渐亮起的星子。对岸楼台先后点燃灯火,倒影在湖中流淌成一条金蛇。荷叶虽残犹擎,承接着天上落下的清辉与人间漫起的灯火,每张叶盘都盛着半盏月光、半盏人间。忽然懂得为何古人总爱在此处饮酒赋诗——这天地酿造的黄昏美酒,只需浅尝一口,便醉成山水画里的一枚闲章。

最动人处是暮色完全笼罩的刹那。保俶塔的剪影与宝石山融成青瓷色的整体,南屏晚钟隔着水波悠悠荡来,惊起栖鸟掠过只剩轮廓的孤山。此时西湖褪尽所有浮华,像一轴缓缓卷起的宋画,只留几处水墨晕染的余韵在记忆里绵延。归途经过白堤,断桥石栏尚存白日暖意,垂柳丝绦已沾满清凉露珠,每颗露珠里都囚着一枚小小的月亮。

三、夜舟拾遗

归前乘得最后一班摇橹船。船娘木桨划开墨玉般的水面,搅碎满湖星月灯火。偶然有鱼儿跃出,银亮的身子在黑暗中划出短暂弧线,恍若天地间忽明忽灭的灵感。船过小瀛洲时,三潭印月的石塔正好浮起皎洁光球,原是月轮升至中天,将九个虚影投入湖心——自然与人工合酿的奇迹,总在黄昏与夜晚的缝隙处悄然绽放。

靠岸时回望,夜西湖已化作深蓝锦缎上缀着珠片的香囊。今日所见的暮色云霞、残荷星月,皆被收拢在这囊中,只待某个无眠夜拆开丝绦,便有满室湖山氤氲而生。美之造化从来如此,它许你用眼睛带走整座西湖,却要你以余生慢慢解读每一道波光的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