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日闲趣日记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日闲趣日记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檐下燕子衔泥而过,想起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不禁莞尔。这小小生灵年年往返,倒比我更熟悉这方天地。煮茶时水汽氤氲,恍惚见玻璃上自己带笑的倒影,竟与千年前那句诗莫名契合。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市集见闻

午后逛菜市,卖豆腐的老伯总爱讲俏皮话。称斤两时他忽然念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小姑娘买块甜豆腐,保你笑得更甜!"这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句子被他用得妙极,周围顾客都笑起来。青椒摊主接茬:"老李头,你这叫'戏作小诗君莫笑'!"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连塑料袋沙沙声都透着欢快。

夜读小记

灯下重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跃然纸上。忽闻楼下孩童追逐嬉戏,脆生生的笑声穿透雨幕。想起白乐天"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浓艳,倒不及这童真笑声动人。临睡前在日记本上画了个笑脸,墨迹未干时,窗外传来夜猫打架的怪叫,像在争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真谛。

宋·苏轼《定风波》节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日种种笑声,恰似古人诗句的现世回响。从晨燕到夜猫,从童谣到市井俚语,"笑"字贯穿古今,将千年文脉揉进柴米油盐里。当我们在菜市场念出"尘世难逢开口笑"时,那些泛黄的诗页便突然有了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