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练,独坐幽篁里
十月廿六夜,星子稀疏
今夜的月,是淬过银的。它不像平日那样朦胧地悬在天际,而是锋利得像一柄新磨的吴钩,寒光凛凛,将天幕割开一道清冷的口子,让那如练的华彩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这小小庭院,浇灌成一片澄澈的银色湖泊。
我搬了竹椅,独坐于屋后的小片竹林之中。竹谓之幽篁,因其在月下总显得格外幽深静谧,竹影被月光投射在青石板上,仿佛用水墨淡淡染就,随风摇曳时,那墨色便在银白的地上流动起来,像活了的古画。
四下无人,唯有风过竹叶的簌簌声,如同天地在低声絮语。我忽然想起古人所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无琴亦无啸,唯有屏息凝神,将自己全然交付于这片寂静。这份静,并非无声,而是滤尽了人间烟火嘈杂后,天地间最本真的声音。它能清晰地照见心底最细微的思绪褶皱,平日被忽略的、被掩盖的,此刻都在月光下无所遁形。
与月对望
抬头与那轮明月对望,它冷静、疏离,却又无比温柔地包容着一切。千百年来,它见证过多少悲欢离合,照过多少高楼宴饮,也抚慰过多少孤窗泪眼。它亘古不变,而人生代代无穷已。在这巨大的时空尺度下,个人的那一点烦忧、一点得失,忽然变得很轻,轻得像一粒微尘,在这如水的月华里漂浮,而后缓缓沉淀,心也随之变得无比开阔与平静。
月光是有力量的。它不像阳光那样霸道,用炽热催逼万物生长。它用一种近乎慈悲的冷冽,悄然渗入每一个缝隙,抚平白日里的焦灼与伤痕。它让狂躁的心绪冷却,让纷乱的思绪沉淀。在这清辉笼罩之下,仿佛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洗礼,灵魂被涤荡得清爽而通透。
夜渐深,露水微凉,浸湿了衣角。我却贪恋这份孤独的馈赠,不忍离去。在这月华与幽篁共建的结界里,我不是任何社会意义上的角色,我只是一个纯粹的存在,与风、与竹、与月,与这浩瀚宇宙进行着最原始的对话。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是灵魂得以短暂休憩的桃源。
最终起身回屋时,周身仿佛都披着一层看不见的月华纱衣,心是满的。我知道,明日太阳升起,尘世依旧喧嚣,但心中已藏下了一小片永恒的、安静的月光,足以照亮某些独自前行的路。此夜,此月,此幽篁,足以慰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