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前初见月
傍晚推开窗时,月亮正悬在梧桐树梢。青白色的光晕像李白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趣,又带着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忽然想起书架上那本《唐诗三百首》,泛黄的书页里藏着多少与月亮有关的千古绝唱。
1. 古诗中的月光意象
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句子让眼前的月色突然生动起来。古人总爱将月亮比作玉轮、冰鉴、瑶台镜,此刻庭院里的月光确实像被秋露洗过的古铜镜,映照着桂花树下斑驳的影子。
二、月下忆往昔
记得中学时老师讲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温柔,让全班同学都跟着摇头晃脑。那时总不解为何杜甫要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直到后来离家求学,才懂得这轮明月承载着多少游子的心事。
2. 跨越千年的月光对话
泡了杯菊花茶坐在廊下,月亮已升至中天。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叹息,与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寂寞,竟在今晚的月光里交织成网。忽然看见手机里母亲发来的消息:"家里月亮很圆",简简单单五个字,却比所有古诗都更让人心头一热。
三、枕月入梦时
临睡前又望了眼窗外,月亮被薄云笼着,像蒙着轻纱的仕女图。想起《春江花月夜》里"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深情,忽然觉得这轮照耀过李白杜甫的月亮,此刻也正温柔注视着每个抬头望它的人。或许这就是古诗里月亮永恒的魅力——它永远悬在夜空,等着与不同时空的我们,完成一场静默的对话。
(全文共计6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