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一、初识恩师

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初中开学的第一天。她穿着朴素的蓝色衬衫,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写下"学海无涯苦作舟"几个大字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她的侧脸上。那一刻,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

1.1 特别的自我介绍

张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直接开始讲课,而是让我们每人折一只纸船,在船帆上写下自己的梦想。"这些纸船会载着你们的梦想启航,"她说,"而老师愿意做那个掌舵的人。"这个特别的开场白让我永远记住了那个九月的早晨。

二、谆谆教诲

张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惊喜。她能把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讲得让我们仿佛听见春雨的声音;解析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又会带着我们仰望窗外的月亮。她常说:"教师就像春蚕,要把知识的丝线织成学生成长的锦缎。"

2.1 那场特别的作文课

记得有一次我作文写砸了,张老师放学后单独留下我。她没有批评我,而是拿出自己大学时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修改痕迹。"你看,老师也是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她说,"重要的是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别人。"那天我们改作文到很晚,办公室的灯光就像诗句里说的"蜡炬"般温暖。

三、师恩难忘

毕业那天,张老师送给我们每人一枚书签,上面写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诗,因为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现在每当我翻开书本看到这枚书签,就会想起她批改作业到深夜的身影,想起她嗓子沙哑还坚持上课的样子,这不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实写照吗?

3.1 永远的榜样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时,我常常想起张老师说过的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每当我感到疲惫,就会想起那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想起那只吐尽最后一根丝的春蚕。这些古诗里的教师形象,因为张老师而变得如此鲜活。

在这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张老师说:谢谢您用生命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谛。您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教师的品格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