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日记
三月的晚风裹着江水的气息拂过窗棂,案头摊开的《春江花月夜》在台灯下泛着微黄。忽然想起白日路过江畔时,确然见到了诗中"滟滟随波千万里"的景致。波光揉碎了夕阳,竟与千年前诗人笔下的月光有了奇妙的叠影。
一、江月何年初照人
站在现代钢筋水泥的堤岸上,突然对"江畔何人初见月"的叩问有了实感。古人望月时思考宇宙永恒,而今人抬头只见雾霾朦胧。智能手机拍下的江景再美,终究少了"空里流霜不觉飞"的意境。我在日记本上反复临摹"皎皎空中孤月轮"这句,墨迹晕染开像化开的月光。
二、白云一片去悠悠
地铁穿过跨江大桥时,窗外倏忽飘过的云朵让我想起"青枫浦上不胜愁"。当代人的愁绪都消解在短视频里,谁还会对着白云寄托相思?特意在江边长椅坐了半小时,看游船拖着浪花驶向"碣石潇湘无限路",耳机里循环着古琴版《春江花月夜》,竟真有"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恍惚。
三、落月摇情满江树
归家时路灯已亮,树影在风中摇曳成"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模样。突然明白这首诗永恒的魅力——它把人类共通的情感凝练成"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江月意象。合上诗集时,发现扉页写着二十年前父亲的购书日期,墨迹已晕染成淡蓝,像一片被月光浸透的云。
后记:今夜特意没拉窗帘,让月光流进卧室。在手机备忘录里删删改改,终究不如铺开宣纸写几行毛笔字来得真切。或许该学着古人,把微信朋友圈写成"此时相望不相闻"的诗笺。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思归之情的四句是...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思归之情的四句是:__,__。__,__。答案: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解析:本题考查对《春江花月夜》关键诗句的理解与默写。这四句通过'梦落花''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落月西斜'等意象,形成春光流逝、归期难料的...
春江花月夜语言风格分析
春江花月夜语言风格分析 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并非单纯的景物颂歌,而是以语言的组织与意象的层叠来呈现自然与人心的互相映照。作者以春江、潮水、海平、明月、花影、夜色等意象作为基本单位,将它们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并置、贯穿,构成一幅超越日常感知的审美图景。语言因此显得清亮、深邃而不喧嚣,仿佛在夜色与水声中让...
春江花月夜课堂小结选句从景情理
1.《春江花月夜》以景起笔,用月光铺就的画卷徐徐展开——潮水连海平处,明月共潮生辉。2.全诗如三重奏鸣曲:首章绘"滟滟随波千万里"之壮美;次篇发"人生代代无穷已"之感怀;终段诉游子思妇,离愁别绪长。3.张若虚妙手点染,"白云一片去悠悠",将漂泊意象化作浮云,千载空悠扬,托物寓情,堪称绝响!4....
品春江花月夜的月的作文800字
篇1 品春江花月夜的月的作文800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大自然最动人的乐章。在这幅壮美的画卷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相互映衬,共同谱写了一曲生命的交响。春江的潮水奔涌向前,如同生命的律动,永不停息。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银色的精灵...
古代诗词中的一轮明月作文
篇1 古代诗词中的一轮明月作文 一轮明月,悬挂千年,照亮了无数诗人词客的心灵。它不仅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更是古人寄托情感、抒发心志的载体。在古代诗词中,明月常常与诗人的孤独、思念、豁达、超脱等情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白居易的《夏夜宿直》中,明月是诗人静夜沉思的见证者。"寂寞挑灯...
有哪些关于中秋的诗歌
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亮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之眼,带着哲学追问;中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里,月亮是“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人间镜子,映出贬谪之苦;北宋苏轼《水调歌头》则让月亮成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桥梁,从“问月”到“慰己”...
2025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有答案详解_百度...
【答案】:AA项,《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写的一首诗,A项正确;B项,《十面埋伏》是以楚汉相争为题材的琵琶独奏曲,B项错误;C项,《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C项错误;D项,《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D项错误。故选A。考点:人文常识 2、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A、 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