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晓随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随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晨起惊春

昨夜的风雨声依稀还在耳边回荡,清晨推窗时,却发现院中的海棠已零落满地。孟浩然笔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境,此刻竟如此真切地展现在眼前。那些粉白的花瓣沾着雨水,像被揉碎的云絮般贴在青石板上,让人蓦然想起《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场景。

1. 残红与新生

蹲下身拾起一片花瓣,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花叶间还挂着几颗未坠的露珠,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忽然发现灌木丛深处有几簇新绽的野蔷薇,嫩黄的花蕊上停着忙碌的蜜蜂——原来凋零与生机始终在同步上演。

二、午后追忆

书案上的《唐诗三百首》正翻到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句子让我想起童年故乡的溪谷。那时总爱在雨后踩着湿滑的鹅卵石,看被雨水洗过的山茶花如何挺直腰杆。如今都市阳台上精心栽培的绿植,反倒少了这份野性的坚韧。

2. 古今雨声叠

傍晚又飘起细雨,雨滴敲打空调外机的声音,与记忆中瓦檐滴水声奇妙地重叠。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风雨与人生起落相连——那“夜来风雨声”何尝不是岁月的脚步声?而“花落知多少”的诘问,或许正是对时光流逝最诗意的丈量。

三、夜灯偶得

临睡前重读《春晓》,突然被“处处闻啼鸟”的“闻”字触动。这个看似平常的动词,让整首诗从视觉延伸到听觉的维度。现代人戴着降噪耳机匆匆赶路时,可还记得聆听鸟鸣的闲情?台灯下记完这篇日记,窗外雨早已停歇,但心灵深处的回响,或许才刚刚开始。

(全文共计6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