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晓中的一日闲情

《春晓》中的一日闲情

一、晨光惊梦

清晨五时三刻,忽闻窗外啁啾声如碎玉落盘,原是檐下新燕与麻雀争鸣。推窗见东方既白,淡青天色晕染几缕金红,恰应了孟襄阳那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昨夜细雨痕迹尚在青石板上蜿蜒如墨画,桃枝擎着水珠将坠未坠,竟把朝霞折射出七色微光。想起古人总说“以鸟鸣春”,这声声脆啼确比更漏更精准,生生将人从混沌梦境扯回明媚现实。

二、踏青寻诗

午后携旧卷往城西公园,欲觅个清净处品读《孟浩然集》。却见草坪早已星散着放纸鸢的孩童,彩蝶、蜈蚣、苍鹰形状的风筝搅动满天云絮。柳条新抽的嫩芽拂过书页,恍惚间竟似与千年前的诗人共享同一片春色。忽有稚子追逐滚至脚边的藤球,衣角带落三四瓣早樱,正合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境——昨夜确乎有雨,但落花何须计数?不过是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怅然罢了。

• 花事笔记

玉兰已谢尽紫红袍服,蜕变成满树翡翠新叶;杜鹃方绽出第一丛胭脂色;最有趣是蒲公英,明明昨日还见它们紧攥着金黄拳头,今晨却已撑开千百柄雪绒小伞,稍被风逗弄便散作飞絮,恰似被那句“花落知多少”惊散的标点符号。

三、暮色煮茶

日暮时分在阳台沏明前龙井,看西山吞没半轮斜阳。晚风裹挟着邻家烧柴火灶的清香,混着泥土与青草气息扑面而来。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在春日生出既欣悦又惆怅的复杂心绪——万物萌发的生机太汹涌,反教人惊觉生命流逝之迅疾。那“花落知多少”哪里是疑问,分明是叹息,是向缤纷春色讨要一份关于永恒的承诺。

茶烟袅袅中重读《春晓》,二十字间竟藏着一整个宇宙的轮回:鸟鸣唤起的生机,风雨带来的凋零,而人类永远站在盛衰之间,既为新生欢欣,又为消逝扼腕。这大抵就是春日的魔力,它让千年时空折叠在同一个瞬间,让襄阳居士与今人隔着岁月举杯共饮同一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