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望月日记
壬寅年八月十五 晴
今夜月华如练,清辉遍洒人间。独坐院中藤椅,遥望天边玉盘,忽然忆起东坡先生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竟与此刻心境完美契合。这轮照耀了千年的明月,曾见证多少悲欢离合,又抚慰过多少孤寂心灵。
月下独酌
置一壶桂花酿于石桌,学古人举杯邀月。银白的月光透过梧桐枝叶,碎成满地跳动的光斑。晚风拂过时,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与月娘低语。忽然明白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天地之间,唯月知心。
古今明月
这轮明月曾照过李白的床前霜,映过杜甫的戍边鼓,浸过王维的松间泉。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年月光依旧,而人间已是沧海桑田。祖父在世时最爱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今他在另一个世界,是否也在仰望这轮明月?
月之哲思
月亮总是盈亏有时,正如人生有聚散离合。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参透的哲理,至今仍给人以慰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残缺未尝不是另一种圆满,就像今晚虽独自赏月,却能与古今共此月光,与远方亲友共此婵娟。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重读东坡《记承天寺夜游》,更觉会心。月亮永恒地悬于天际,缺少的从来不是美景,而是静观明月的心境。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能静心赏月之人愈来愈少,何其有幸,我仍保有这份闲情。
月下寄语
夜渐深,月已至中天。将杯中残酒洒向大地,敬天地,敬古人,敬所有共赏此月之人。想起《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吟唱,这轮明月从诗经时代一直照耀到今天,还将继续照耀下去,见证人间更多的故事。
愿我们都能在忙碌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抬头看看这轮千古明月,让它的清辉洗净尘世烦忧。毕竟,正如张孝祥所言:“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当我们与明月对视时,内心也能变得通透澄明。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我的思念是圆的...
美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妙的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意境 共婵娟, 二、品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把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握文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品味 似在人间, 作者 转朱阁...
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六年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衍生注释:明月几时有: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诗人抬头望月,好奇地问。把酒问青天:端着酒杯,向着蓝天发问。天上宫阙:天上的宫殿楼阁,想象中神仙住的地方。今夕是何年:在天上的神仙世界里,今晚是哪一年啊?时间概念和人间不...
...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2、注音 栖()宫阙()绮()户琼()楼婵()娟天涯()不胜()寒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读准节奏,划分朗读节奏。 ①划分节奏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