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与古诗词游戏相伴的午后日记

与古诗词游戏相伴的午后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几位挚友相约而来,原本只是寻常的聚会,却因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词游戏而变得意趣盎然,诗意缭绕。

飞花令:以“月”为引

我们最先进行的是“飞花令”。规则很简单:每人轮流吟出一句包含“月”字的诗词,不能重复,停顿超过五秒便算输。起初,大家信手拈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纷纷登场。几轮过后,常见的诗句渐少,气氛逐渐紧张起来。轮到小陈时,他蹙眉思索片刻,朗声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好一句李商隐的《锦瑟》!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压力给到了小李,她沉吟半晌,眼看计时将至,忽然灵光一闪:“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虽非唐代律诗,但也是脍炙人口的宋人诗句,我们大笑着一致通过。这个古诗词游戏,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诗词储备,更是在紧张与欢笑中,让我们重新品味了那些诗句深藏的意境与美感。

诗词接龙:意境的延续

飞花令后,兴致未减,我们又玩起了“诗词接龙”。规则是下一句诗的起始字,需与上一句诗的末尾字(或谐音)相同。由我起头:“明月松间照”,下一位立刻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再下一位则需接以“映”或“ Ying”开头的诗句,略一思索,“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便脱口而出,接上了“映”的谐音“应”。这个游戏更像是一场智力的追逐,有时卡壳,苦思冥想;有时妙手偶得,引来满堂喝彩。它打破了我们对诗词的孤立记忆,让它们像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流动的、充满韵律的画卷。

画中猜诗:想象中的诗情画意

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画中猜诗”了。我们各自在小纸条上写下一句诗,然后交换,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画技不限,抽象派、写意派均可),再由其他人来猜原句。我抽到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努力想画出柳宗元《江雪》的孤寂清冷意境,奈何笔下的渔夫更像一个歪歪扭扭的火柴人,小舟也仿佛要沉没。然而,就是这拙劣的笔画,大家居然一眼猜中,或许是因为诗句的意境早已深入人心,超越了画面本身。而当有人画出“两个黄鹂鸣翠柳”时,那两只宛如小鸡啄米的“黄鹂”让我们笑了好一阵,才猜出答案。这个古诗词游戏,充满了欢声笑语,让我们在简单的勾勒与猜测中,体会到了诗词那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

心灵的滋养

夕阳西下,游戏告一段落。友人们散去,书房重归宁静,但我的心中却仍激荡着诗情的涟漪。这些有趣的古诗词游戏,绝非简单的娱乐消遣。它们是一座桥,连接了千年的文化瑰宝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一把钥匙,重新开启了我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与感知。在游戏的轻松氛围里,那些曾经觉得遥远、晦涩的诗句,变得亲切而鲜活起来。它们不再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考点,而是蕴含着喜怒哀乐、描绘着山河日月、能与我们内心产生共鸣的绝美表达。这个下午,因古诗词游戏而格外充实和美好。我想,日后应常常举办这样的雅集,让诗香弥漫生活,让心灵在平仄对仗中得到滋养与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