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400字:外公的旧书摊
今天放学路过巷口,我又看见了外公和他的旧书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是镀了一层温柔的金边。他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正捧着一本泛黄的《三国演义》读得入神,连我走到他跟前都没发觉。
岁月的雕刻家
外公今年七十有三,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如同他摊位上那些古籍的书脊,每一道都藏着故事。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可他却说这衣服穿着最舒坦。他的手指因长年翻阅书籍而显得有些弯曲,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指尖常带着一丝淡淡的墨香。那双手既能小心翼翼地修补破损的书页,也能写出力道遒劲的毛笔字。
一方书摊,一个世界
他的书摊很简单,就是一块旧木板搭在两个条凳上,上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式各样的旧书。有连环画、武侠小说、古典名著,还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线装书。书摊虽小,却是外公的全部世界。他对待每一本书都像对待老朋友,时常拿出软布轻轻拂去封面的灰尘,遇到有破损的地方,便拿出胶水、剪刀和牛皮纸,戴上老花镜,一坐就是大半天,耐心地修补。那份专注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书香浸润的品格
外公话不多,但一谈起书来,眼睛就会闪闪发光。他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虽然守着旧书摊,生活清贫,却从不占人便宜。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多付了十块钱,外公追了半条街硬是还了回去。他的诚信和固执,就像他摊位上那些历经岁月却依然内容坚实的旧书,让人心生敬意。街坊邻居都敬重他,不仅来买书,也常来和他喝茶聊天,听他讲书里的故事和人生的道理。
尾声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外公开始收摊,动作缓慢而有序。我看着他把书一本本收进那个大大的木箱里,仿佛将一整个白天的时光和故事也妥善珍藏。在这个数字阅读席卷一切的时代,外公和他的旧书摊像一座安静的孤岛,守护着最后的书香与墨韵。他守护的不仅仅是那些旧书,更是一份关于文化、关于岁月、关于初心的执着。在我心中,外公就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值得我用心去读,用一生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