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意栖居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
清晨推开木窗时,恰好看见邻家墙头的桃花探出三两枝,粉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露水。这景象让我倏然想起苏轼为惠崇画作所题的《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八百年前的诗人与此刻的我,竟隔着时空共享着同样的春意。
惠崇和尚笔下的江南,在苏轼诗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那些看似随意的点缀——三两桃花、戏水群鸭、满地蒌蒿与芦芽,恰似我日记本里零散的春日札记。当我在小区池塘边记录鸭子划出的涟漪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复刻古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观察。
二、春江水暖鸭先知
午后带着素描本来到社区人工湖畔,五六只绿头鸭正在破开薄冰。它们时而将喙探入水中,时而扑棱翅膀,水面便泛起金色的细碎阳光。这场景与故宫博物院藏的惠崇《沙汀烟树图》惊人相似,只不过画中的野鸭变成了都市里的驯养水禽。
关于生命感知的随想
苏轼诗中"鸭先知"的妙笔,道破了动物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当我蹲下身时,发现岸边的蒌蒿已冒出嫩芽,芦笋尖刺破湿润的泥土——这些细节在《春江晚景》第二句都有对应。现代人总依赖天气预报,却忘了像鸭子那样用身体丈量季节的更迭。
三、蒌蒿满地芦芽短
沿着湖岸行走时,特意观察了湿地植物的生长状态。蒌蒿的灰绿色叶片匍匐在地,芦苇的新芽才刚破土而出,这与诗中"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描写严丝合缝。突然理解为何苏轼要强调"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些不起眼的植物,正是河豚洄游季节的生物钟。
用手机拍下蒌蒿特写时,镜头里意外闯入几只蜜蜂。它们围绕着早开的野花盘旋,翅膀在阳光下呈现半透明的琥珀色。这让我想起惠崇画作中那些看似留白处,实则充满肉眼难辨的生机。
四、正是河豚欲上时
傍晚查阅资料才知,古代长江流域的渔民,正是通过蒌蒿生长程度判断河豚洄游期。这种跨越食物链的物候关联,被苏轼用十四字凝练成永恒的诗行。现代都市虽然难见河豚,但超市水产柜里游动的鲈鱼,鳞片上同样折射着季节的密码。
诗意生活的可能性
今日的观察让我重新审视《惠崇春江晚景》的价值。它不仅是题画诗,更是一份精妙的自然观察笔记。当我在日记本上临摹桃花轮廓时,突然领悟:所谓诗意栖居,不过是学着用苏轼的眼睛,去看待窗前那枝再普通不过的桃花。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
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北宋·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许多古代诗歌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惠崇 春江晚景》也不例外,其英译本在西方世界也有一定的传播度。 国际学术研究 在海外,对《惠崇春江晚景》等古代诗歌的研究也时有开展,不少 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05 古诗三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瑰宝 古诗三首是中华民族...
惠崇春江晚景江晚景的古诗合集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眉州眉山人。北 宋文学家、书法家, 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其诗取材广泛,想象 丰富。 写作背景 惠崇是个和尚, 宋代画家...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原文
②春江晚景:惠崇画了两幅《春江晚景》,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③蒌蒿(lóu hāo):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茎可以食。④芦芽:即芦笋,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梅圣俞诗:“春洲生荻芽”,荻芽即芦芽。⑤河豚(tún):鱼名,味鲜美,但含有毒汁。⑥欲上:想浮上来。春江水暖,河豚鱼就抢上水...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三首 江晚景古诗三首,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丽的江水晚景的感悟,让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蔚蓝的江景幻境。 赠江南 唐·李白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用流畅柔婉的字句,描绘出千里江南的美丽,令人惊叹:“千里莺啼绿映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