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弈中悟:重读古诗棋有感

弈中悟:重读古诗《棋》有感

午后枰前思量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我独坐案前,手中捧着那首早已泛黄的古诗《棋》。"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开篇十字便如当头棒喝,让我执棋的手微微一颤。黑白棋子散落楸枰,恍若人世间的恩怨纠葛,在这方寸之地演绎得淋漓尽致。

棋道与人生的共鸣

诗中"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之句,令我想起去年与父亲对弈的夜晚。那时我正为职场晋升焦头烂额,每落一子都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父亲却始终从容,在被我吃掉一大片子后淡然道:"棋局如人生,得失岂在寸土之间?"他指着诗中"较量终见弱,胜负已先机"两句,说古人早参透了这个道理——真正的胜者不是步步紧逼,而是懂得在适当时候韬光养晦。

重读"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违"时,忽觉醍醐灌顶。这些年总是争强好胜,却在无数个深夜感到空虚。原来古诗《棋》早已道破天机:人生如棋,不是非要杀伐决断,有时候稳守本心才是大智慧。就像上周与客户谈判,放弃短期利益反而赢得了长期合作,这岂不暗合"守分固无违"的哲理?

历史长河中的棋语

读到"进退知先着,盈亏预隐微"时,不禁想起苏轼《观棋》中的"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古人将棋道融入处世哲学,唐诗宋词中处处可见棋影。杜牧"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陆游"棋局每容携局谱,酒杯亦许换诗名",都是将纹枰之道化作生命体悟。这些诗句与古诗《棋》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弈棋美学。

暮色中的顿悟

黄昏时分雨渐停,夕阳余晖洒在诗页上。"名利守纯真"五字忽然熠熠生辉。现代人总在棋局般的世事中追逐胜负,却忘了最初为何举子。古诗《棋》就像一位穿越千年的智者,用最朴素的诗句提醒着我们:无论棋局如何变幻,守住内心那片"纯真"才是最重要的。这让我想起童年第一次触摸围棋时的欢喜——那时不在乎输赢,只因黑白交错的美而欣喜。

合上书页,棋盘上未竟的棋局依然在那里。但我的心境已然不同:古诗《棋》赐予我的不是棋艺精进,而是如何在人生这盘大棋中,既能有"闲争战"的洒脱,又能持"守分"的智慧。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它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为迷途的现代人点亮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