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日记
十月十七日 暮雨初霁
王维诗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今日总算得以亲身体验。午后一场急雨洗净了整座山林,我坐在青石阶上,看雨水顺着黛瓦滴落成珠帘,空气中弥漫着松针与湿土混合的清气,恍若千年前的诗人正与我共赏这秋暝。
新雨后的山色
雨止时分,夕阳从云隙漏出金线,竹林里传来断续的鸟鸣。山涧因雨水而丰盈,潺潺水声与归鸟的扑翅声交织成趣。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在秋日怀想——凉意浸骨的时节,万物反而呈现出最本真的状态:枫叶红得毫无保留,银杏黄得恣意张扬,连石缝间的野菊都挺直了腰杆,仿佛要在寒冬前将生命之力彻底绽放。
明月松间照
暮色四合时,明月果然如约而至。清辉穿过松针间隙,在地上铺出斑驳的水墨画。厨房里飘来蒸芋头的香气,祖母正在灶前煨桂花酒,甜香与酒香缠绕着升腾,透过窗棂融进月色里。忽然有竹枝折断的脆响,怕是浣女归途踏碎了落叶,又或是王维诗中的渔舟正拨开莲叶——时空在此刻产生奇妙的叠合,古今秋暝竟如此相似。
随意春芳歇
山中秋日最妙处在于那种坦然的衰败。蔷薇褪尽红衣,石榴裂开干瘪的果壳,连蝉蜕都空荡荡挂在老槐树上。但万物凋零中自有一种从容:蒲公英将种子托付给秋风,枯荷在水中写下篆书般的影子,石板路上的青苔虽失却鲜绿,却沉淀出墨玉般的温润光泽。这何尝不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注脚?唯有懂得欣赏衰败之美,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圆融。
夜渐深时,听见露水凝结在竹叶上的细微声响。墨蓝色的天幕中,北斗七星勺柄正指向立冬的方向。我在灯下记下这些文字时,忽然领悟到:秋暝之美不在景物本身,而在于它让我们听见时光流动的声音——像山涧穿过石缝,像明月移过松枝,从容不迫却从不停歇。
关于描写秋天的题记合集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1、《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篇1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教室的桌椅上,新学期第一天的语文课就此拉开了序幕。铃声刚歇,一位身影悄然立于讲台前——那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她身姿挺拔如青松,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潭水,仿佛能洞穿我们内心的迷雾。她的自我介绍简洁有力,只道姓陆,声音带着...
成考阅读题题库及答案
B.王维《山居秋暝》C.孟浩然《过故人庄》D.李白《将进酒》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1~5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
却依然有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我望着那月亮,轻声呢喃:“苏轼啊,你当年在那样的境遇下借月抒怀,我如今在这校园里,也因这月亮勾起了满心的惆怅。”之后,我把当时的感受写进了日记:那晚的月亮,被云缠绕,似在诉说着我心中的孤寂,就如同苏轼笔下那被妨的明月,在异乡的月光下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落寞与迷茫。...
描述群山连绵山的诗句
王维的诗里总有“画感”,这首诗里的山,是能摸得到云、看得见变、问得到人的“活山”,连连绵都带着温度,像个藏着很多故事的老邻居。三、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佛”,因为他的诗里总带着禅意,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