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章里的青春日记
一页泛黄的记忆
整理旧物时,那本贴着卡通贴纸的日记本从书柜夹层滑落。翻开扉页,2008年9月1日的水笔字迹洇着时光的痕迹:"今天起要像小说人物那样记录生活!"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的青春早已和小说文章纠缠成解不开的结。
虚构与现实的交织
初中时沉迷《哈利波特》,在10月15日的日记里用荧光笔涂满整页:"要是能像赫敏那样把小说文章倒背如流就好了!"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魔法杖。现在想来,那些在课堂上偷偷续写《暮光之城》的同人小说,不正是最鲜活的青春注脚吗?
二、墨水里的平行宇宙
2011年3月的日记本突然变成了深蓝色。3月14日写着:"试着把班长的眼镜反光写成《名侦探柯南》式的推理场景",下一页贴着从杂志剪下的文章片段,旁边批注着"这段心理描写要学起来"。当年用小说文章搭建的幻想世界,如今成了珍贵的创作启蒙课。
三、褪色的文字魔法
高考前的日记开始出现大片空白,5月20日那页只潦草记着:"《百年孤独》的读书报告还没写"。但夹在其中的作文比赛奖状证明,那些啃完《围城》后模仿钱钟书笔调写的讽刺小品,终究让小说文章从逃避现实的树洞变成了表达自我的武器。
尾声:未完待续的章节
合上日记本时,发现最后一页贴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或许青春就像部连载小说,而日记本就是读者参与的互动章节。那些被小说文章点亮的年少时光,最终都成了生命之书的黄金时代。
078青春日记19801218:《淡淡的晨雾》等小说读后感
078青春日记19801218:《淡淡的晨雾》等小说读后感 1980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晴 梦寐以求的《淡淡的晨雾》这篇张抗抗写的中篇小说,通过16、17日两个晚上读完了。这部作品对我印象尤其深,因为在早二、三个月前,听杨咏海曾有这样的评介:“这部作品是一部刻画女性内心世界的范典,它有永远保存的价值。”我就开始千方百计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