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寻访早梅古诗柳宗元笔下的寒香

寻访早梅古诗柳宗元笔下的寒香

壬寅年冬月廿三 朔风卷地

晨起推窗,见白霜如盐撒满庭阶,忽然忆起柳宗元《早梅》诗云:"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这般寒气凛冽的清晨,岂不正是寻梅的好时节?遂披氅携杖,往城西野径而去。

一、寒径寻幽

枯草凝霜,每一步都踏出簌簌清响。柳河东诗中"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的意境,此刻在料峭风中具象为钻入鼻息的冷香。转过结冰的溪涧,忽见岩壁旁斜出数点殷红——竟是三兩株老梅已绽初蕊!朱萼含霜如缀珊瑚珠,较之宗元"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的孤绝,反倒透著些顽艳生机。

二、诗魂照影

抚摩皴裂梅干时,恍见永贞革新失败后的柳司马,在永州风雪中挥毫写下"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这寒梅何尝不是他的自况?虽遭贬谪仍坚持政治理想,如同梅枝在冻土中倔强生长。如今我立於梅前,跨越千年的霜色依然浸染衣襟,忽然懂得诗人为何要写"永贞"二字於梅树——那是对春天的信仰从未凋零。

三、香雪映心

日影西斜时,梅梢已镀金边。细观花瓣竟具六重,层叠如微型宝塔,正是古籍记载的"重台梅"。忽有雀鸟掠枝,震落碎玉般的霜花,恍若柳诗"飘零凝作雪"的具象。归途揣摩宗元"早梅"双关之妙:既指花开之早,亦喻正直之士的早慧与早醒。这株野梅或许从未读过唐诗,却年复一年准时演绎着千古诗魂。

暮色四合时,衣袂犹带冷香。柳河东若知千年后有人循着他的诗行觅得寒英,应当会收起"何用慰远客"的怅惘,转而吟出"犹有花枝俏"的新句罢?毕竟,只要天地间仍有凌霜绽放的勇气,早梅与柳宗元的故事便永远鲜活在每一个寻梅人的眼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