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暮色赋比兴——寒窗日记

戊戌年腊月初七记

暮云四合时,独坐南窗下。案头青瓷盏中,龙井新芽舒展如扁舟,载沉载浮间,竟似比兴着人生起落。忽闻檐角铁马叮咚,恍若杜工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平仄,在钢筋丛林里撞出千年回响。

一、赋笔摹形

西晒将白墙染作蜜色,光斑游走如赋体铺陈:书架投下齿状阴影,砚台墨渍凝成远山,钢笔卧成待发的箭。此般工笔细描,恰似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具象化注脚。

二、意象叠浪

窗外梧桐叶落,意象叠加成三重画卷:先是黄蝶翩跹,再化杜甫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终凝为砚边半片书签。此间暗合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蒙太奇笔法,物象流转间,情思已洇透三层宣纸。

三、兴发感动

暮色渐浓时,远楼亮起星火。忽忆王维"隔牖风惊竹"的起兴之妙——此刻空调外机轰鸣,竟也幻作辋川别业的松涛。现代器具与古典意境碰撞,恰如苏轼"人生如逆旅"的顿悟,在电子日历跳转时愈发清晰。

结语

合上日记本,封皮烫金纹在台灯下浮出"沧海月明"的暗影。这日课般的书写,何尝不是对《文心雕龙》"神与物游"的当代诠释?当赋比兴化作血脉,纵使在钢筋铁骨的都市,亦能长出"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