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读后日记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读后日记

一、夜读的触动

今夜重读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一句如冷箭般穿透时空,直抵心扉。窗外树影摇曳,恍惚间仿佛看见那位西汉名将李广的身影在月光下弯弓搭箭的雄姿。这首诗仅用二十字就勾勒出完整的戏剧性场景——幽暗的森林、飒飒的草动、警惕的将军、果断的射击,以及次日发现箭簇深深没入石中的惊人结局。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边塞诗既有盛唐气象的余韵,又带着中唐特有的凝练与深沉。

二、诗中的张力

最令我着迷的是诗中蕴含的多重张力。首先是动静对比:风吹草动是瞬间的动态,将军引弓是凝定的姿态,而"平明寻白羽"则是事后的静态搜寻。其次是明暗交织:"林暗"与"石棱"形成明暗对照,暗处引弓,明处发现真相。更有虚实相生的妙处:诗人只写将军射虎的过程,却不直接写射中的是什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直到最后才揭示出乎意料的真相——那竟然是一块巨石!这种悬念的设置与解开,堪称微型叙事的典范。

三、历史与个人的共鸣

读这首诗时,我不禁想到《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卢纶将这段史实浓缩为五言绝句,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其诗歌的韵律美。这让我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常常将"石块"误认为"猛虎"?那些让我们恐惧、紧张的事物,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需要像李广那样勇敢地"引弓"一试,便能发现真相。

四、艺术手法的启示

卢纶的这首诗给我的写作带来很大启发。他懂得留白的艺术——不直接描写将军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动作和环境烘托紧张氛围。他也擅长细节的运用:"没在石棱中"这个细节既符合史书记载,又极具视觉冲击力。最重要的是,他把握住了戏剧性的瞬间:选择最具张力的时刻切入,略去前因后果,让诗歌自成宇宙。这些技巧对于我的日记写作也有很大借鉴意义——不必事无巨细地记录全天经历,而是抓住最有意义的片段深入挖掘。

五、跨时空的对话

写着这篇日记,忽然想到卢纶创作这首诗时的境遇。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虽然曾任检校户部郎中,但一生并不显达。或许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对李广这样功高不爵的悲剧英雄有着特殊的共鸣。他在诗中歌颂的李广神勇,何尝不是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一种寄托?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塞下",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猛虎"。读古诗的意义,就在于与古人进行这种跨时空的精神对话,从他们的智慧中汲取面对现实的力量。

夜已深,合上诗集,那句"林暗草惊风"仍在脑海中回响。明天,我也要学习那位将军的勇气,无论遇到的是虎还是石,都先引弓一试。毕竟,生命中太多的不可能,其实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唐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

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全诗的意思合集

卢纶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及注释】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 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1、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2、惊风――突...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古诗赏析合集

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 (箭头),视之,石也。” 作品原文: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作品注解: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

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林暗草惊风[4] ,将军夜引弓 [5]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6] 。【注释】[4]林暗句:谓林中幽暗,风吹草动。俗谓“虎行从风”,此暗示林中似有猛虎潜行。[5]引弓:拉弓。[6]平明:天刚亮。白羽:即白羽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弯繁弱,满白羽,射游枭。”没(mò...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唐卢纶-边塞诗-赏析

塞下曲 唐代流行边塞军旅题材诗歌。 惊风 指突然被风吹动的状态,诗中通 过"草惊风"的动感描写,渲染出 夜间丛林的紧张氛围,暗示潜在 危险的存在。 引弓 包含拉弓和射箭两个连贯动作, 生动展现将军临危不乱的军事素 养,一个"引"字精准刻画出武将 的职业本能反应。 平明 天刚亮时。 没(mò) 嵌入,深入。 石棱...

请分析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分析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塞下曲》表达了诗人对将军李广英勇威武形象的赞美之情,通过'将军夜引弓''白羽没石棱'等诗句突出其神勇;同时以'林暗草惊风'的环境描写暗示边塞地区危机四伏的紧张局势,展现了戍边将士面临的艰险环境。全诗在赞颂将军英勇气概的同时,也透露出...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夜风掠过幽深树林压低野草摇晃成片,林中暗影中将军拉开角弓绷满月白。这一惊心动魄场景出自由卢纶创作的塞下曲组诗,诗歌浓缩出夜猎场面的紧张感,在传神的定格画面间展开完整故事链条。诗句里疾风的惊既暗示野草的突然倾斜是猛虎即将出现的信号,也巧妙运用拟人手法让自然万物在暗夜舞台共同渲染氛围。当...

四年级语文下册《塞下曲》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的意思是: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天明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将军在夜间狩猎时的情景。“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