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词带阳:春日小记

晨起见阳

清晨推窗,恰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景致——朝阳正从远山缝隙间渗出金芒,将昨夜积雨的云层染成琥珀色。檐角垂落的雨珠裹着光,坠在青石板上碎成七八颗小太阳。

案头寻阳

翻动泛黄的诗笺,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眼前景致竟生出奇妙的呼应。书案上那盆文竹新抽的嫩芽,被穿过纱帘的阳光照得近乎透明,叶脉里流淌着李商隐“夕阳无限好”的余韵。忽觉这抹斜阳原是千年诗客的旧相识,此刻正用光的手指翻阅我未写完的日记。

午后沐阳

携一卷《陶渊明集》坐在老槐树下,斑驳的光影在纸页上跳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舞步。邻居家孩童追逐着光斑嬉闹,笑声里蹦出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疏狂。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阳”字嵌入诗行——这暖融融的馈赠,本就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诗。

暮色藏阳

晚霞将西天煮成酡红的酒酿时,想起李清照“落日熔金”的句子。归鸟驮着最后的光影掠过屋脊,像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残稿。合上日记本前,用钢笔在扉页题了自拟的小句:“偷得羲和半缕阳,且裁云锦补诗囊”。这寻常一日,因着古诗词里的万千朝阳,竟变得贵重起来。

(全文共计约520字)

描写情谊的古诗词

描写情谊的古诗词 1.《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内容: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含义:折花时遇到传递书信的使者,就想把花寄给北方的友人。江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就送你一枝梅花,权当整个春天吧。意境:全诗意境清新自然,通过简单的折花寄梅动作,展现出一种淳朴真挚的情谊,虽无华丽辞藻...

以快乐学古诗为题的演讲稿400字

以快乐学古诗为题的演讲稿 一 一、原文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衍生注释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

10首《秋》经典古诗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它既有“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旷远,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苍凉;既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迈昂扬,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热烈。以下十首经典古诗,将带您领略秋的千姿百态。一、《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钱塘湖春行古诗赏析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

带有月或秋的古诗

带有月或秋的古诗 一 一、原文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衍生注释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这里诗人将月光比作霜,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课内古诗(1-12首)1.《观沧海》(曹操)内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赏析:勾画大海壮阔景象,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展现豪迈胸襟与统一天下的抱负...

作文“漫画”老师例文

全班同学都被他逗笑了,连平日最严肃的班长也憋不住笑出了声。张老师趁热打铁,让我们每人说一个自己觉得"苦中带甜"的经历。轮到我时,我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张老师却微笑着点点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渐渐地,我发现张老师就像一个会行走的百宝箱。他口袋里永远装着各种小...

作文主题:同桌的你

从此,书页间隙常夹着几行潦草的字谜——有时是函数方程,有时是古诗词句,你我便如两只迷途的舟楫,在知识的浪涛间竞逐漂流。最难忘是那场骤雨突袭的放学时分。乌云压城,雷声如鼓槌敲打天幕。你忽然从书包抽出半旧的雨伞,伞骨嶙峋似老树的枝桠。伞下空间狭窄,雨水顺着布面蜿蜒而下,浸湿你的肩头,却将干燥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