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古诗观沧海》有感
2023年10月15日 晴
一、初遇《观沧海》
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中学语文课本,曹操的《观沧海》赫然映入眼帘。记得第一次读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时,还是个懵懂少年,只觉得诗句朗朗上口,却未能体会其中深意。
二、诗中的壮阔气象
如今重读,方知这短短十四句,竟包含了如此宏大的气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八个字,便将沧海之壮美、山岛之巍峨勾勒得淋漓尽致。闭目遐想,仿佛看见曹操站在碣石山上,远眺波涛汹涌的渤海,胸中激荡着统一天下的豪情。
1. 动静结合的描写
诗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描写尤为精妙。秋风本是无形之物,却因"萧瑟"二字有了声音;洪波本是动态之景,却因"涌起"二字更显气势。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让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
三、人生如沧海
站在三十岁的门槛上重读此诗,忽然有了新的感悟。人生何尝不是一片沧海?有时风平浪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有时惊涛骇浪,"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正如诗中所言,重要的是保持"幸甚至哉"的豁达心态。
2. 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1800多年后的今天,碣石山仍在,渤海依旧,而那个观沧海的枭雄早已化作历史尘埃。但这首诗却穿越时空,让今天的我们得以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豪迈情怀。
合上课本,望向窗外。虽然没有沧海可观,但心中已然泛起阵阵波澜。或许这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它总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壮美的向往,对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