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秋风引日记:秋风乍起时的思绪流转

古诗秋风引日记:秋风乍起时的思绪流转

十月十九日 晴而微凉

清晨推窗,一阵秋风倏然入室,翻动了案头书页,恰停在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诗句与此刻情境浑然交融,不觉怔忡良久。这秋风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仿佛千年以前的秋风,穿越时空与今日相逢。

站在窗前凝视远方,见天际雁阵南翔,恍若诗中"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的意境。我不是孤客,却在这秋风中品出了相似的寂寥。风过处,院中银杏纷纷扬扬洒落金黄,宛如时光的碎片,记录着季节更迭的密码。

秋风中的时空对话

午后携书至公园长椅,秋风不时撩动发梢,带来远处桂子的暗香。重读《秋风引》,忽觉与古人共享着同一份秋凉。刘禹锡当年所见秋风,是否也如此刻般带着凉意与清香?千年易逝,秋风如旧,这永恒与瞬息的辩证,恰是秋日最动人的哲学命题。

湖水被秋风拂起细碎涟漪,阳光洒落其上,碎成万千金箔。三两游人漫步湖畔,衣袂被风鼓起,仿佛也要随秋风而去。想起《秋风引》中"孤客最先闻"的敏锐,忽然懂得诗人捕捉的不是风本身,而是风过时心的颤动。

秋夜里的引思

夜色渐浓时,秋风愈烈,敲窗作响如友人叩门。展纸提笔欲记今日所思,却觉万千心绪难付诸文字。秋风引动的何止是雁群与庭树,更是深藏心底的记忆与情怀。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见秋生悲——秋风吹开的不仅是季节的门扉,更是记忆的封印。

此刻秋风穿过城市楼宇,是否也正掠过故乡田野?想起童年时在秋风中和伙伴追逐落叶,母亲站在门口呼唤归家。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画面,竟因一阵秋风重新鲜亮。刘禹锡说"不知秋风何处至",而我却想问:秋风是否从往事中吹来?

临睡前再读《秋风引》,忽有新的领悟。这首诗最妙处不在写秋风,而在写"引"——秋风引出诗情,引出哲思,引出穿越时空的共鸣。千年后的今夜,我在这秋风中引出自己的故事,而我的文字,或许又将引出某个未来读者的感怀。如此生生不息,恰似年年秋风吹又至。

夜已深,秋风渐息,而思绪仍在流转。且以这页日记,致敬那首永恒的诗篇,致敬所有被秋风引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