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凉,一叶知秋
——我的初秋日记
清晨推开窗,迎面扑来的风已带着丝丝凉意,这才惊觉时节已悄悄转入初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笔下那抹秋意,此刻正真切地浸润着我的感官。
一、梧桐叶上三更雨
昨夜骤雨敲窗,今晨见院中梧桐已铺了层淡黄落叶。蹲身拾起一片,叶脉间还凝着晶莹雨珠,让我想起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这梧桐叶就像季节的书签,轻轻夹在夏与秋的交界处。
二、露从今夜白
晨跑时发现草地覆着薄霜似的露水,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光芒。忽然懂得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为何总在中秋被吟诵——原来初秋的露水真会在一夜之间变得清透寒凉。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草籽,羽毛上沾着露珠,像缀着水晶的秋之信使。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
午后在公园长椅小憩,忽闻清越鹤鸣。抬头望见雁阵掠过瓦蓝晴空,恍若刘禹锡笔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写意画卷。银杏叶边缘开始泛金,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千年诗人的吟咏。
傍晚整理夏日衣物时,衣柜里飘出淡淡的樟脑香。这味道总让我想起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些收进箱底的连衣裙,就像被妥帖珍藏的盛夏记忆。窗外的桂花树已结满米粒大的花苞,再过些时日,就能体会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秋韵了。
初秋是这般奇妙的存在:它用梧叶题诗,以白露为印,将整个季节写成一首立体的诗。当我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将窗棂描摹成"天阶夜色凉如水"的模样,而枕畔已准备好聆听"蛩声细"的秋之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