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鲤鱼跃龙门》有感日记
癸卯年仲夏廿三 晴空万里
今日整理书房时,偶然翻到唐代诗人独孤授的《鲤鱼跃龙门》:"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这四句诗像一把钥匙,倏然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闸门。
诗中的波澜壮阔
读着"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我仿佛看到黄河壶口瀑布前,千万尾金鳞鲤鱼逆流而上。它们面对滔天巨浪毫不退缩,那与激流搏击的身姿,不正是古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动写照吗?诗中"风云潜会合"的蓄势待发,到"鬐鬣忽腾凌"的一飞冲天,完美诠释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道理。这条古诗中的鲤鱼,早已不是简单的水族,而是承载着千年文化密码的精神图腾。
现实的涟漪荡漾
合上诗卷,不禁想起去年备考研究生的日夜。那时每天苦读至深夜,就像溯流而上的鲤鱼,多少次想要放弃,却总被诗中"雄心亦自凭"的豪情激励。记得最艰难时,我将这首诗抄贴在书桌前,每当困倦袭来,抬眼便见"鬐鬣忽腾凌"五个字,仿佛能听到鲤鱼跃过龙门时的破水之声。
而今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再读这首诗更有深意。原来"跃龙门"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鲤鱼化龙后,等待它的是更广阔的天空和更大的责任。这让我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跃龙门"的过程,每次突破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化的薪火相传
从《诗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记载,到汉代《三秦记》的神话演绎,再到唐代的这首诗,鲤鱼早已游进中华文化的血脉。古人观察自然万物而悟出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诗篇代代相传。今天我们读诗,不仅是欣赏文字之美,更是承接先人的智慧结晶。
夜幕降临,合上日记本时,窗外正飘着细雨。我想,每条鲤鱼在跃龙门之前,都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雨夜吧?它们在水底积蓄力量,等待那个改变命运的瞬间。而我们也当如此,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努力,终有一天会迎来"风云会合"的契机。
鲤鱼跃龙门是哪个省份的地理奇观?
鲤鱼跃龙门是哪个省份的地理奇观?答案:答:鲤鱼跃龙门是重庆市的地理奇观。解析:该题考察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空间定位能力。"鲤鱼跃龙门"是重庆市长江段瞿塘峡夔门的自然奇观,因长江水流湍急、峡谷形似龙门而得名。解题时需注意:1.地理对应性:该景观特指重庆奉节县长江三峡入口处,两岸峭壁对峙如门,江水奔腾形成"跃龙门"的视觉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