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写月亮的古诗

《静夜思》与《月下独酌》的月夜遐想

一、床前明月光

深夜独坐窗前,忽见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景象跃然眼前。银白的月光穿过纱帘,在木地板上铺开一片朦胧的光晕,当真如秋霜般清冷透亮。这轮亘古不变的明月,曾照过多少文人墨客的乡愁?

1. 千年共此月

手指轻抚窗棂上的月影,忽然懂得为何杜甫会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刻的月光与千年前浸润诗笺的清辉别无二致,只是窗前的人从青衫诗人换成了现代的我。冰箱运转的嗡鸣取代了捣衣声,但月光依旧温柔地抚摸着每个不眠人的脸庞。

二、对影成三人

带着保温杯走到阳台,学着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趣。乌龙茶的暖雾与夜风中的桂花香交织,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忽然发现城市灯火竟衬得月亮更显孤清,像宣纸上晕开的淡墨。

2. 现代版月下独酌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朋友发来消息:"看到超级月亮了吗?"哑然失笑。古人观月要备酒登楼,今人连赏月都带着即时分享的焦虑。但当我关掉所有光源,任由月光流淌在掌心时,突然与千年前那个"我歌月徘徊"的谪仙人产生了奇妙共鸣。

三、今月曾经照古人

凌晨三点,月亮斜倚在梧桐树梢。想起苏轼《水调歌头》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忽然觉得这轮明月就像永恒的邮差,捎带着古往今来所有未说出口的思念。此刻我的日记本上,月光正替李白续写着新的诗行。

合上本子时,东方已泛起蟹壳青。但我知道,当夜幕再次降临,这轮见证过盛唐气象的明月,依然会准时赴约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