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兰亭集序日记

兰亭集序日记

癸卯年暮春三月朔日

晨起推窗,见阶前苔痕新绿,忽忆永和九年会稽山阴之兰亭雅集。余虽无逸少之才,然仰慕古人清趣久矣,遂携酒一壶、竹纸数卷,独往城西溪畔效曲水流觞之戏。

溪畔独酌记趣

春溪潺湲如素练,两岸修竹夹道,偶有落英飘转而下。取荷叶为舟,置酒盏于其上,任其顺流回旋。每至迂回处便取饮吟咏,虽无群贤相和,然清风鸟鸣皆成佳伴。忽悟昔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之慨,今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

酒至微醺,见水中游鳞倏忽往来,恍若墨池中跃出的《兰亭序》笔意。试以青竹枝代笔,就沙地摹写「永和九年」数字,浪花漫卷处,字迹湮灭如时光淘洗。乃知后人临摹千遍,终不及当年醉笔挥就之神韵,诚如太白所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暮归悟得

日影西斜时,收拾残酒归去。途经古寺闻钟声悠远,忽觉王右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叹,实因雅集太美、时光太匆。今人纵能数码存影、云端留文,然缺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时空苍茫感,反倒失了与万物共悲喜的真性情。

归而展卷重读《兰亭集序》,见「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句,不禁掩卷长思。今人终日奔忙,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但案头手机频响、邮件纷至,何尝不是另一种「流觞曲水」?只是觞中非酒乃信息,流转非水乃网络,而饮者醉非醉于醇醪,乃溺于浮名耳。

暮色四合时,研墨录今日所见。忽有萤火穿窗而过,停于纸端似逗号,莫非笑我东施效颦?然想古人雅集本非求传世,不过诚心寄寓当下,遂释然续笔。虽无群贤毕至之盛,幸得天地为席、古今为友,亦足畅叙幽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