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低头古诗中的静思时光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薄雾如纱,忽然想起李白的"低头思故乡",不觉怔住。这"低头"二字,竟像一粒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低头见天地

古人低头,看见的是月光如水的庭院;今人低头,却常对着方寸屏幕。记得幼时随祖父习字,他总说:"头要正,背要直",唯独临帖时要学会低头。那时不解其意,如今方知低头原是种谦卑的姿态。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乐府诗里的采莲女,弯腰时发梢垂落水面,搅碎一池星光。这般画面在心头萦绕整日,傍晚散步时特意绕到荷塘,却见几个年轻人正低头刷着手机从残荷边匆匆走过。

俯仰之间

王维"独坐幽篁里"需要低头抚琴,杜甫"星垂平野阔"必须仰观星河。忽然明白古人说的"俯仰无愧",原来低头与抬头都是生命的必修课。昨日整理旧物,发现中学时抄录的《唐诗三百首》,泛黄纸页间还夹着片枫叶标本,那是我第一次读懂"停车坐爱枫林晚"时拾起的纪念。

夜阑拾笔

此刻台灯将我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古人烛下的剪影。忽然想临摹《兰亭集序》,铺纸时才惊觉自己已多年不曾认真低头写字。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时,恍惚看见千年前那个暮春,四十一位文人低头曲水流觞的盛景。

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说:在这个昂首疾走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会像古人那样,在适当的时刻低头——低头看一朵花如何绽放,低头听一片雪怎样消融,低头写一封手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