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春日黄河行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春日黄河行记

三月的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我站在兰州白塔山的观景台上,望着脚下奔涌的黄河,忽然想起王之涣《凉州词》中那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浑浊的浪涛在阳光下泛着碎金,对岸的皋兰山像道青灰色的屏风,半山腰的亭台楼阁恰似诗句里那座"孤城"。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清晨的黄河边已有老人在打太极,水鸟掠过泛起微波的水面。我蹲下身,指尖触碰冰凉的河水,突然理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这裹挟着青藏高原雪粒的激流,确似从云端倾泻而下。岸边柳树刚抽新芽,与对岸黄土高坡的苍凉形成奇妙的对照。

二、九曲黄河万里沙

乘羊皮筏子漂流时,船夫唱着粗犷的花儿,木桨划开泛着泡沫的漩涡。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的景象在眼前展开,浑浊的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像条黄绸缎缠绕在峡谷间。偶尔可见岸边裸露的红色岩层,那是亿万年前大地运动的印记。

三、长河落日圆

傍晚在中山桥等落日,铁索桥的钢架被晚霞染成橘红色。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在此刻具象化,夕阳像枚熟透的杏子,缓缓坠入黄河拐弯处的山峦背后。对岸楼宇渐次亮起灯火,河面浮动着细碎的光斑。

归途的出租车里,收音机正播放《黄河大合唱》。那些吟咏黄河的诗句突然鲜活起来——它们不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更是镌刻在华夏血脉里的记忆。当车轮碾过滨河路的落叶时,我摸出笔记本写下:"今日见黄河,方知何为'奔流到海不复回'。"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白帝:白帝城。啼不住:不停地叫。赏析:舟行疾速,猿声轻舟,轻快奔放,显获释归乡的喜悦。作者:李白(唐),同上。应用片段:船行江上,猿声不断,轻舟飞驰,如“轻舟已过万重山”般畅快。课外9.《望天门山》·李白 内容:天门中断...

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应用片段:春日醒来闻鸟叫,可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抒喜悦。6.《望庐山瀑布》(课外)完整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点注释:香炉:香炉峰。川:河流。赏析:夸张写瀑布雄奇,银河落天,气势磅礴,想象瑰丽。作者介绍:李白,诗仙,诗作想象丰富,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在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在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在教材中的分布定位。王之涣的《凉州词》是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不同教材版本收录年级存在差异:统编版明确安排在五年级下册(配套视频资源佐证),而人教版曾收录于四年级下册。选项A(三年级)和D(六年级)与主要版本不符,选项B是人教版旧版安排,故最准确答案为C。需注意实际教学应以...

风景朋友圈说说

含义解释:秋天看枫叶,漫山遍野红得热烈。站在林中,被那色彩包围。现在忙碌工作,想起那画面。就像生活的动力源,那火红枫林带来热情。在疲惫时,回忆那美景,充满力量。1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次春日傍晚遇雨,在渡口看到无人小船。如今偶尔路过河边,那宁静又略带孤寂的画面,像一幅水墨画...

桃乃木双马尾最经典十句话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曾在春日午后,晒着太阳看桃乃木双马尾影像。如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如坚实的脚印,给我踏实感。含义解释:学画画,开始画得很烂,想放弃。但坚持下来后看到进步。这就像人生,走过的弯路、直路都有意义。桃乃木这话让我明白,努力过的路都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