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里的文字邂逅
霜降日记·十月廿三
摘抄本上的朝霭
取出靛蓝布面摘抄本,纸页间还夹着去年收藏的银杏书签。笔尖摩挲纸页时,忽然想起沈从文写的那句:"晨光熹微中,一切皆温柔如母。"忽然有冰凉的露水从屋檐坠下,正巧砸在"温柔"二字上,墨迹顿时晕染成一只振翅的墨蝶。这倒应了丰子恺说的"缘缘"二字——世间相遇,皆是无心插柳的妙趣。
散文与晨光的双重奏
总觉优秀散文恰似这般晨光中的露珠:看似散漫无意,实则字字如凝露,在平凡处照见山河岁月。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时,仿佛能触到流动的月华;品梁实秋《雅舍》时,似有茶烟穿透纸背袅袅而起。这些文字从来不是僵死的墨迹,而是作家将某个清晨或黄昏的光影,连同彼时的虫鸣与花香,一并封存在了方块字里。
合上摘抄本时,竹梢最后几滴露水正巧坠落。它们跌碎在青石板上时,我听见了散文里最动人的标点符号——那是天地写给有心人的省略号,在晨光里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