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月夜随想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晴
一、月华如水
推开窗,银白的月光便迫不及待地涌进来,像打翻的牛乳般流淌在书桌上。今晚的月亮格外圆润,宛如李白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模样。我忽然想起苏轼《水调歌头》里那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刻的月光确实调皮地钻过窗帘缝隙,在墙面上勾勒出摇曳的光斑。
1. 古今明月
古人写月的诗词总带着特殊的韵味。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描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王维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构建空灵意境。而此刻悬挂在防盗窗外的月亮,与千年前照耀过李白的那个,分明是同一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月下怀人
月光总像带着记忆的磁粉。母亲说家乡正在下雨,看不见月亮,这让我想起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苍凉。视频通话时,父亲把手机对准雾蒙蒙的夜空,镜头里只有模糊的光晕,像被水洇开的铅笔画。
2. 月光快递
忽然冒出个孩子气的念头:要是能像《静夜思》里那样,把月光打包寄回去多好。我在阳台拍了十几张月亮的特写,挑选最清晰的那张发到家庭群。表妹回复说像个月饼,二姨发来语音:"你窗外的月亮,比我们这儿亮三倍哩!"这让我想起纳兰性德那句"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记得儿时中秋,全家会在天井摆上柚子、月饼,外婆用红线把菱角串成项链。如今钢筋森林里的月光,终究少了些草木清香。
三、月移星转
凌晨两点再望窗外,月亮已悄悄挪到楼宇夹角处,像被摩天大厦咬了一口的月饼。电脑屏幕映着《赤壁赋》的文档:"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忽然觉得,这轮照耀过苏子与客的明月,此刻正温柔地缝合着时空的裂缝。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在纸页上留下淡淡的水痕,仿佛李白搁笔时滴落的墨渍。或许千年后,也会有人在某个夜晚,望着这轮月亮想起我们此刻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