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月夜随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月夜随想

一、月华如水

推开窗,月光便如流水般倾泻进来。李白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突然浮现在心头。这轮中秋的满月格外明亮,银辉洒在窗台上,仿佛铺了一层薄霜。我伸手去接,月光却从指缝间溜走,只留下冰凉的触感。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在中秋夜指着月亮说:"看啊,月亮里住着嫦娥仙子呢。"那时我总会瞪大眼睛,试图在月亮的阴影里找出仙子的轮廓。如今三十年过去,外婆早已化作天上星辰,唯有这轮明月,依旧按时赴约。

二、月下独酌

取出一壶桂花酿,独坐在庭院里对月小酌。月光把竹影投在地上,随风摇曳,像极了故乡后山的竹林。忽然想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刻才真正懂得其中况味。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月光把泪珠照得晶莹剔透。

1. 月是故乡明

手机里传来母亲发来的照片,家乡的月亮似乎比这里更大更圆。照片角落还能看到老屋的飞檐,那是父亲去年新修的。记忆中的中秋节总是热闹的,全家人围坐在天井里,分享着一个月饼,说着"千里共婵娟"的吉祥话。

2. 月移花影动

阳台的茉莉开得正好,月光给花瓣镀上银边。夜风拂过,花影在墙上起舞,让我想起童年捉过的皮影戏。那时父亲会用粗糙的大手教我比划各种动物,母亲则在旁边轻声哼着童谣。如今隔着千山万水,连月光都有了时差。

三、月满西楼

夜深了,月亮已经移到西边的楼顶。我收拾酒杯,最后望一眼这轮明月。忽然明白,古往今来人们为何总将思念托付给月亮——因为它永远在那里,照着离人的窗前,也照着游子的归途。也许下个中秋,我能带着这壶没喝完的桂花酿,回到那个有母亲絮叨、父亲爽朗笑声的院子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