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夜思亲日记
2023年9月29日 晴转多云
今夜月色如洗,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忽然想起李白那首《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简单直白的十个字,此刻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一、月是故乡明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中秋节是最热闹的节日。祖母总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月饼,那种用土灶烤制的芝麻馅月饼,带着柴火的香气。我们一群孩子围着院子里的石磨追逐打闹,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如今住在城市的高楼里,虽然能买到包装精美的广式月饼,却再也尝不到那种质朴的滋味。窗外的月亮似乎也没有记忆中那么明亮,总被霓虹灯夺去几分光彩。
二、月下独徘徊
晚饭后,我沿着小区的林荫道散步。月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隐约的琴声,不知是谁家在弹奏《月光曲》。这让我想起父亲的老唱片,他总爱在月夜放这首曲子。
掏出手机想给家里打个视频,又怕打扰他们休息。最终只是发了条语音:"爸妈,中秋快乐,我这边月亮很圆。"
三、千里共婵娟
回到家中,泡了杯桂花茶。阳台上的绿萝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青翠。忽然收到妹妹发来的照片:老家院子里,父母正坐在藤椅上看月亮,桌上摆着我最爱吃的栗子糕。
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刻才真正懂得,这轮明月照亮的不仅是夜空,更是游子与亲人之间看不见的牵挂。无论相隔多远,我们仰望的都是同一轮月亮。
夜已深,月亮渐渐西沉。我合上日记本,决定明天一早就买回家的车票。有些思念,不该只停留在"低头思故乡"的怅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