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日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晨起观梅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那株墨梅已悄然绽放。王冕诗中"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的景象蓦然浮现。梅枝嶙峋如铁,花瓣却柔似绢帛,在冬日晨光里晕开深浅不一的墨色,恰似砚台边溅落的墨汁凝固成花。
墨色中的傲骨
指尖轻触梅瓣,冰凉坚硬的触感让人想起"不要人夸好颜色"的倔强。这株墨梅是祖父生前所植,三十年未挪过位置。它从不与园中牡丹争艳,亦不似桃李招蜂引蝶,只在最凛冽的时节,用最朴素的颜色完成生命的绽放。
午后沉思
整理书房时,偶然翻到中学时临摹的《墨梅图》。当年为追求形似,反复勾勒枝干转折,却始终画不出那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神韵。如今才懂,正如日记本里歪扭的字迹:"美不在于被看见,而在于存在本身"。
墨梅三悟
- 第一重:墨色非黑,是历经风霜沉淀的从容
- 第二重:清气无形,是拒绝媚俗的铮铮傲骨
- 第三重:满乾坤者,原是植根大地的谦卑
暮色书怀
晚风掠过梅枝,抖落几瓣在砚台旁。忽然明白古人为何爱画墨梅——它用最简练的笔墨,道破生命最深的悖论:越是洗尽铅华,越能照见本真。就像此刻日记里的字句,不为他人阅读而写,只为对得起窗前那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守夜人。
合上日记本时,梅香已渗入纸页。这大约就是王冕所说的"清气"吧?不必宣告天下,自然弥漫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