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七年级散文美文摘抄:雨日窗畔的独白

七年级散文美文摘抄:雨日窗畔的独白

十月十七日 星期一 雨

清晨是被淅沥的雨声唤醒的。推开木窗,一股混合着泥土与桂花湿气的风扑面而来,院子里的芭蕉叶正承接着晶莹的水珠,每积满一滴,便谦卑地垂首,任它滑入青石板的缝隙里。

雨中的世界

母亲在厨房熬粥,白米香气与雨雾缠绵着飘进书房。我忽然想起语文老师布置的散文摘抄作业,便从书架抽出那本淡绿色封面的《七年级散文美文摘抄》,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页角。铅笔划过的句子依然清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窗外雨幕朦胧,恍惚间竟觉得每个雨滴都在重演着人世间的别离与守望。

午后雨势渐歇,麻雀在湿漉漉的枇杷树上抖擞羽毛。我抄下张晓风《春之怀古》的段落:“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墨水流转间忽然明白,所谓美文摘抄,原是借他人的眼睛重新打量自己的世界。那些被忽略的晨昏、被辜负的四季,都在文字里获得第二次生命。

时光的馈赠

黄昏时分的雨声变得绵密,像无数细针轻敲着瓦片。我在摘抄本扉页记下自己的感悟:七年级的我们,正站在童年与少年的交界处。那些散文里流淌的时光,何尝不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光阴?银杏叶年复一年地黄了又青,如同我们日日背诵的“逝者如斯夫”,却直到今天看见雨滴在窗玻璃上蜿蜒的轨迹,才真正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

“所有的美文最终都在教会我们两件事:如何珍藏逝去的,如何热爱正在发生的。”这是我在《七年级散文美文摘抄》附录里读到的话。此刻雨停云散,天际裂开一道金红的缝隙,恰似未来正在展开的模样。

合上摘抄本时,暮色已染透窗纸。母亲端来刚蒸好的桂花糕,甜香与书页的墨香交织成这个雨天最温暖的注脚。或许多年后我仍会记得,在七年级某个平凡的雨日,那些散文里的文字如何照进现实,让我在摘抄的间隙,听见了自己成长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