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日记
江南的雨季絮语
青石板路上泛着水光,油纸伞下藏着整个梅雨季的心事。这篇350字的美文《雨巷日记》,记录着黛瓦白墙间流动的时光。
一、檐角垂落的银线
清晨的雨丝像蚕娘吐出的银线,斜斜地挂在老茶馆的飞檐上。卖茉莉花的老妪蜷在廊柱边,竹篮里的白花沾着水珠,香气被雨水晕染得更绵长。我想起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此刻的巷弄确实悠长得像要通往民国。
二、水墨晕染的午后
午后骤雨初歇,河水漫过埠头的第三级石阶。乌篷船摇橹的声音混着评弹的琵琶弦,把350字的日记写成流动的散文诗。临河窗棂后,绣娘手中的丝线正勾勒着雨打芭蕉的图样,针脚细密如雨脚。
三、掌灯时分的暖黄
暮色给雨帘镀上暖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酒肆里飘来糟卤的香气,木格窗透出的光晕中,可见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微型溪流。这350字的美文终究装不下整座江南,却让每个字都蓄着水乡的潮气。
当最后一行日记的墨迹洇开,我知道这些文字终将如檐下水洼,映照过天空又归于尘土。唯有记忆里的雨巷,永远悠长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