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妈妈的朋友在伐观看

妈妈的朋友在伐观看

一场意外的午后邂逅

今天下午,我正坐在阳台上看书,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探头一看,原来是妈妈的朋友王阿姨正站在小区的银杏树下,仰头望着什么。她手里拿着一把修剪树枝的剪刀,脚边还放着几个编织袋,看起来像是在“伐观看”——这是我们方言里“修剪观赏植物”的意思。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的蓝色工作服上,王阿姨专注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她教我认植物的场景。那时她总是说:“植物要经常修剪才能长得更好,就像人需要不断修正自己一样。”

记忆中的园艺课

记得五年级那年暑假,妈妈出差,王阿姨来家里照顾我。她每天清晨都会带着我去小区花园,教我认识各种植物。最难忘的是她教我修剪月季花时的耐心讲解:“剪枝要看准芽眼的位置,就像人生做选择要找准方向。”

那天我们修剪完花枝,坐在石凳上吃着她带来的芝麻糖。她告诉我,她丈夫去世后,是园艺治疗帮她走出了抑郁。说着这些话时,她的眼睛亮亮的,手里还不停地整理着刚剪下来的枝条。

意外的发现

我下楼走到王阿姨身边,发现她正在修剪的是一株病弱的山茶花。她解释说这株花得了枯枝病,必须把病变的部分全部剪掉。“有些东西看似残忍的修剪,其实是为了更好的重生。”她说着,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

生活的启示

看着王阿姨熟练的修剪动作,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妈妈总说她是活得最通透的人。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她依然保持着修剪植物的习惯,这份专注与耐心,或许就是她面对生活的智慧。

夕阳西下时,我们一起把剪下的枝条收拾好。王阿姨挑了几支还健康的茶花枝,说要带回家扦插。“每个结束都是新的开始”,她笑着对我说,脸上的皱纹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柔。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手中王阿姨送我的那支山茶花枝,突然觉得,有些人就像园丁,总能在平凡的生活里修剪出最美的风景。而今天的这场“伐观看”,给了我比预期更多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