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戚继光有感400字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明史·戚继光传》,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窗外秋阳正好,而我的思绪却飘向了四百多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戚将军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巍然屹立于眼前。
一、练兵之道,在于精诚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时,首重选兵。他不要市井油滑之徒,专挑淳朴农夫,因其能吃苦、听号令。每读至此,总感叹不已。当今社会,多少人追求捷径,妄想一步登天,却忘了"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戚继光训练士卒,从最基础的队列开始,严明军纪,令行禁止。他创制的"鸳鸯阵",看似简单,实则将长短兵器、攻防进退完美结合,体现了他对战争艺术的深刻理解。这让我想到,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和精心的设计。我们学习工作,亦当如此,不能好高骛远,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方能行稳致远。
二、创新精神,克敌制胜
戚继光面对倭寇的快刀利刃,没有固守传统,而是大胆创新。他改良兵器,创造战法,根据东南沿海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战略。特别是他打造的战船、狼筅等兵器,都是针对倭寇特点专门设计。这种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尤其值得学习。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必然会被时代淘汰。唯有像戚继光那样,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清廉自守,一心报国
最令人感动的,是戚继光的爱国情怀。他一生抗倭,转战浙闽粤三省,屡建奇功,却从不居功自傲。即便后来遭到弹劾,罢官归里,也毫无怨言,只叹不能再为国效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诗句道出了他毕生的追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淡泊名利、赤诚报国的精神,犹如一股清流,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我们未必每个人都有机会像戚继光那样建功立业,但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发光发热,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合上书卷,夕阳西下。戚继光的故事,给予我的不仅是历史的 knowledge,更是精神的启迪。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横刀立马,但依然需要戚继光那样的担当、创新和爱国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并自勉前行。
戚继光观后感400字
在历史书上我已经读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但是今天我有幸亲眼见到了他的雕像,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伟大。 戚继光的雕像庄重而凝重,像是一个守护者,挺拔的身姿给人一种坚定的力量感。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远望,似乎在洞悉着世间的种种变化和人类的命运。在他的身后是一座高大的塔楼,塔楼上精细雕刻着各种图案,象征着戚继光的英勇和智慧。整个雕像气势磅...
戚继光作文400-600字作文
戚继光默默地点了点头。可时隔不久,他又挨了父亲一顿训斥。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戚继光穿着一双很考究的丝织鞋子走过厅前,被戚景通看见了。戚景通十分恼火,当即将儿子叫住,怒气冲冲地斥责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就穿这样讲究的鞋子,长大后,就会去追求绫罗绸缎。要是当了军官,说不定还会侵吞士兵的粮饷。后果不堪设想...
戚继光的故事简介400字范文
戚继光的故事简介400字范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
戚继光故事简介400字范文
戚继光的故事简介400字范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 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原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优秀的军事家、书法 家、诗人、民族英豪。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 继光率军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