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读后感400字:英雄精神永驻心间》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重读黄继光烈士的事迹,400字的读后感难以尽述内心的震撼。这位21岁的年轻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壮举,让我在台灯下几度湿润眼眶。
一、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
当读到黄继光在597.9高地反击战中,拖着受伤的身体扑向敌人地堡的段落时,我的钢笔在日记本上洇开了墨迹。他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像惊雷般炸响在我的脑海里。这400字的读后感里,每个标点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敬意。
二、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合上《志愿军英雄传》,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我内心的激荡。黄继光用生命诠释的"人在阵地在"的誓言,与当下某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篇400字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我不断自问:如果身处那个枪林弹雨的时刻,我能否像他那样挺身而出?
三、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深夜重读自己写的这400字读后感,发现字迹比平日更加用力。黄继光牺牲时喷溅的鲜血,在历史长河中化作永不褪色的红霞。我们这代人虽不用以身躯堵枪眼,但抗疫逆行者的白大褂、扶贫干部的登山鞋,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黄继光精神"?
日记末页,我抄录了战地记者拍摄的黄继光遗物照片说明:破碎的军装口袋里,装着半块冻硬的土豆。这400字的读后感,或许连英雄故事的万分之一都未能表达,但那颗赤子之心,永远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