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打一字:从"诚"字看成长日记
一、"诚"字初印象
第一次听老师讲解陈玉成打"诚"字的故事时,我的笔记本上还歪歪扭扭写着这个字的繁体版本。老师说:"左边是言,右边是成,说话算话才能成功。"那天放学路上,我盯着路边商铺的招牌,突然发现好多店名里都藏着这个字。
记忆碎片
记得上周答应同桌帮忙修钢笔却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天看到他失望的眼神,忽然明白老师说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在我的铅笔盒里永远备着两支钢笔,就像"诚"字右边那个稳稳的"成"字。
二、生活中的"诚"字课
周末帮妈妈整理旧书时,发现爸爸二十年前的账本。泛黄的纸页上整齐记录着"欠王叔五元已还"、"借李婶面粉三斤"的字样。妈妈笑着说:"这就是你爸的'诚'字写法。"我突然想起昨天数学作业抄了同桌的答案,脸顿时烧了起来。
实践记录
- 周一主动向老师承认作业错误
- 周三捡到校园卡立即交到失物招领处
- 周五兑现承诺教弟弟拼装模型
三、"诚"字的重量
月考作文题目正好是《最珍贵的品质》,我写满了两页稿纸。当提到陈玉成将军宁可战败也不背弃盟约的故事时,钢笔突然没墨了,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吧。交卷前我在结尾补上:"诚实不是选择题,而是人生的必答题。"
现在每次写"诚"字,都会先画好左边的言字旁,就像先管住自己的嘴巴;再认真写好右边的成字,因为说到做到才能真的成长。这本日记的锁匙就挂在书包上,因为妈妈说:"诚实的人不需要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