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400分的专科,我的人生新起点

400分的专科,我的人生新起点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我来到这所400分的专科学校的第十五天。坐在六人间的宿舍里,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军训口号声,我终于有了一种真实的触感——是的,我的大学时光,就这样在一个曾被无数人定义为“失败者”的400分专科院校里,开始了。

一、那个夏天与400分的重量

记得查分那天,屏幕上冰冷的“400分”三个数字,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我的胸口。空气瞬间凝固,耳边只剩下自己失控的心跳声。房间里,父母沉默的叹息比任何责备都更令人窒息。在那个以分数论英雄的夏天,400分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成了我整个高中三年的“判决书”,仿佛在宣告:你,失败了。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无尽的迷茫和自我否定中度过的。“专科”这两个字,像一块沉重的烙铁,烫在我的未来上。亲戚们的“关心”,同学们晒出的名校录取通知书,都成了反复撕开伤口的盐。我一度以为,我的人生之路,从拿到400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看到了尽头,狭窄而灰暗。

二、走进400分的世界

怀着近乎“屈辱”和“摆烂”的心情,我踏入了这所学校的校门。然而,最初的几天,我的预判就开始被颠覆。

这里的老师,并没有因为我们是“400分的专科生”而有丝毫的懈怠。专业课老师的第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高考分数只决定了你三年前的努力程度,决定不了你三年后能成为谁。在这里,一切从零开始,你们的技能就是你们最硬的底气。”他的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我阴霾的心房。

我的同学们,也绝非我想象中的“混日子”之辈。我的下铺,一个笑起来有虎牙的女生,目标是专升本,床头贴满了英语单词;对床的哥们,是个编程高手,虽然高考失利,但已经在捣鼓自己的小程序。我们或许曾因400分而在此相遇,但没有人甘愿被这个分数定义一生。熄灯后的“卧谈会”,我们聊未来、聊困惑、聊各自的不甘心,也聊着如何在这条看似崎岖的路上,杀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三、400分,是终点更是起点

我开始慢慢理解,“400分的专科”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盖棺定论的耻辱柱,而是一个机会,一个兜底的选择,一个提供给像我一样曾经跌倒的人,重新学习站立、行走、甚至奔跑的平台。

它坦诚地承认了我们文化理论上的短板,却把更多的精力聚焦于“怎么做”。在实训室里,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操作设备;在课堂小组作业里,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这里没有985、211那些耀眼的光环,却有着一种无比真实的踏实感——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天,自己都在掌握一点新的、能赖以生存的实际技能。

400分,让我褪去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学会了正视自己。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盯着失败分数自怨自艾的少年,我开始思考:我的优势在哪里?我该如何利用这三年时间,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是潜心钻研技术,成为行业里抢手的“工匠”,还是奋力一搏,冲向更高的学历平台?

写在最后:致和我一样的400分同行者

夜深了,合上日记本。我想,或许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正被“400分”和“专科”的标签所困扰。我想对你们,也对自己说:

欢迎来到400分的世界。这里不是天堂,但也绝非地狱。它是一片需要我们用更多汗水去浇灌的土地,是一条需要我们用更坚定步伐去丈量的道路。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起步,而是你将走向何方。请收起所有的羞愧与不甘,把它们转化为前行的燃料。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上课、读书、磨炼技能。从明天起,关心实践和未来。我有一所母校,面朝现实,脚踏实地。

这所400分的专科,是我误打误撞的终点,更是我精心策划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