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创作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草船借箭作文400字》的作业,要求我们根据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进行创作。起初觉得400字篇幅很短,但真正动笔时才发现要浓缩这个精彩典故并不容易。

构思阶段的挣扎

我反复阅读原著相关章节,发现诸葛亮借箭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精准预判天气(大雾)
2. 巧妙利用敌军心理
3. 创新作战物资获取方式
如何在400字内既交代背景又突出重点?这让我在书桌前苦思良久。

写作过程的突破

最终决定采用"总-分-总"结构:
开头段:用"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用草船借来十万支箭"设悬念
主体段:分三点说明计谋精妙之处,每点配具体细节
结尾段:升华到"智慧胜于蛮力"的主题

特别在描写"箭如雨下"的场景时,用了"嗖嗖的破空声与草人颤抖的声响交织"的拟声写法,老师批注这是全文亮点。

修改后的感悟

经过三次修改才控制到398字。删除冗余形容词、合并同类事例后,反而使文章更精炼。这次写作让我明白:
• 好文章不在长短而在质量
• 经典故事新写要抓住内核
• 字数限制能锻炼表达能力

现在看着工整的作文本,突然理解诸葛亮为何能借到箭——都是精心准备的结果啊!

草船借箭400字作文(精选10篇)

草船借箭400字作⽂ 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便⽤造箭之计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下军令状,说在三天能造⼗万⽀箭,否则⽢愿受罚。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情况,诸葛亮深知鲁肃为⼈忠厚⽼实,便请他去帮忙准备⼆⼗条船,每条船上配上三⼗名军⼠,并且布置青布幔⼦和草把⼦,...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左右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左右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草船借箭作文,一起来看看吧!草船借箭作文1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于是以借造十万只箭为借口,想要陷害他。不想诸葛亮立刻答应三天造好,...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精选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精选 草船借箭作文【第1篇】“没问题,只要给我三天的时间,我就可以造出十万支箭〞。只见诸葛亮淡定自假设地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周瑜虽然智能双全,但是他心胸狭窄。三国时期的某一天,周瑜大军要和曹操大军交战。由于是水上作战那么需要弓箭,所以周瑜叫一位大臣把诸葛亮叫来说:“...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合集

读《草船借箭》有感作文 400 字 1 四大名著中,我们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 楼梦断。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也是赫赫有名。 周瑜,字公瑾,是孙权的军师。因妒贤嫉才想除掉诸葛亮,所以 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做一件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在十天内造十 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欣然接受...

草船借箭400字作文合集

这时候大雾漫天,船已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船头朝, 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听到喊声,下令 让弓驽手朝他们放箭,一万多名弓驽手齐向江中放箭,箭像下雨 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初中作文 ,依旧擂鼓呐喊。 草船借箭400字作文(精选10篇) 草船借箭 400 字作文(精选 10 篇) 在现实...

草船借箭写作文400字四年级

《草船借箭》作文一 从前呀,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草船借箭。那时候,有三个很厉害的人,分别是曹操、孙权和刘备。刘备这边有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叫诸葛亮。孙权和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可是孙权这边的箭不够用啦。这时候,诸葛亮站了出来,说他有办法弄到箭。诸葛亮找了很多条船,在船上放满了草人。然后趁着...

诸葛亮草船借箭作文400字精选5篇

【篇1】诸葛亮 草船借箭 小学生作文 周瑜因心生妒忌,企图通过造箭之事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却不惧周瑜的算计,毅然立下军令状,承诺三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洞察周瑜的诡计,秘密联络鲁肃,委托他准备二十艘船只,每艘配备三十名士兵,船体用青布遮盖,两侧摆满草把。鲁肃虽答应,却并未向周瑜透露半分。周瑜...

草船借箭作文400字五年级合集

五年级作文《草船借箭》缩写400字 五年级其他作文《草船借箭》缩写 400 字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害诸葛亮。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并立了军令状。 周宇让鲁肃去探听,回来报告他。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让鲁肃准备 20 条船,还不能让都 督知道。 鲁肃答应了。前两天没有什么动静,第三天四...

草船借箭故事作文400字合集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草船借箭故事缩写五年级作文 400 字,欢迎阅 读。 草船借箭故事缩写 400 字 1 有一天,周瑜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明军士。船用青布 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鲁肃私自拔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