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日记
一场跨越千年的英雄梦
今天终于读完了厚厚一本《三国演义》,合上书页时,窗外的雨正敲打着玻璃,仿佛在应和着书中那些金戈铁马的厮杀声。这部经典带给我的震撼,远非400字能概括,但此刻我只想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内心的波澜。
忠义的永恒光芒
关羽的形象最让我动容。当他千里走单骑护送嫂嫂,面对曹操的厚待却始终心向刘备时,"义"这个字突然有了温度。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这种"富贵不能淫"的品格,像一盏穿越时空的明灯。
谋略的双面镜像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博弈堪称教科书级的智慧对决。空城计那章我读了整整五遍,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但最震撼的是,当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时,那个算无遗策的军师也会流泪,英雄终归是血肉之躯。
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放学路过街角新开的奶茶店,LED屏正播放某商战剧。突然觉得,现代社会的竞争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三国"?只是我们少了那份"青梅煮酒"的豪情,多了几分浮躁。书中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放在今天职场中依然珍贵。
合卷后的思考
400字的读后感终究太短,就像这段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书中人物的选择让我开始反思:如果身处乱世,我会是急流勇退的徐庶,还是"鞠躬尽瘁"的孔明?或许答案就在每天的选择里。
雨停了,书架上那本《三国演义》的烫金标题在台灯下微微发亮,像永不熄灭的将星。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一本《三国演义》使我爱不释手,因为里面塑造了好多栩栩如生的人。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奸诈狡猾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 《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战役要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主要是由于袁绍不听别人的好心相劝,才打败,而在这场战役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10篇
现在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看连环画已经不怎么过瘾了。我从爸爸的书橱里,翻出一本《三国志》的字书,虽然不能全看懂。也不如连环画逼真生动,但是讲得更详细。我决心坚持看下去,一直看到老。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三国通”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篇4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著名作家罗贯中撰写的长篇小说,记载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左右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左右【篇1】说起《三国演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是英勇的蜀国五虎将,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南蛮王孟获。孟获坚持不懈,与诸葛亮七次斗智斗勇。尽管七次是全败的,但孟获一次又一次反抗,直到最后被诸葛亮所感动而投降。七次啊!这在古代被同一个人捉拿七次是多么耻辱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四篇合集
作文读后感 400 字三国演义(篇 1)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从黄巾 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 翻动书页,眼前便浮现出曹操气吞山河、刘备三顾茅庐、孙权胸怀大志、最 后三国鼎立的生动场景。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蜀吴联盟北伐曹军,黄盖仅率三 十条船,...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左右(精选10篇)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不仅让我知道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变化,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满招损,谦受益...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关羽那样有勇有谋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左右(篇2)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从黄巾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 翻动书页,眼前...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精选31篇)
最近,我读了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深有感触。 这是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刘备字玄德,以卖鞋为生。他遇见了张飞、关羽,大家一见如故,相识 恨晚,于是他们在张飞家的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大哥,关羽比张飞大一点,做二哥,张飞做三弟。然 后他们收兵买马,创建了蜀国,故事发生了。 三国也有一些故事:如空城...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四年级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四年级(篇1)我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读完后,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人们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到戏台上白脸奸臣,人们总觉得曹操是个阴险狡诈的人,却不知他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你看,经过多年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中原...
三国演义读后感四年级作文400字10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四年级作文400字范文一 一本好书,是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的。今天,我就又一次,去细细地品味了一本书——《三国演义》。在东汉末年,由于汉朝的软弱无能,从而导致了三股势力的形成,逐渐成立了异常鼎盛的三国,各自雄霸一方。他们的首领分别是:曹操、刘备、周瑜。为了统一中原,他们便一心想征服对方...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通用112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篇1 “草船借箭”中说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他就派鲁肃前去打探,诸葛亮早就明白,周瑜得知后,认为此人不除,日后必为东吴大患。因那时缺箭,便要诸葛亮三日内拿出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他的神机妙算,不费吹灰之力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