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9085 条关于 "诗词" 的结果

庐山古诗词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8 次浏览
庐山古诗词游记:飞瀑流云间的诗意栖居一、初遇庐山瀑布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循着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足迹来到秀峰脚下。"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奇景此刻正铺展在眼前——朝阳为香炉峰镀上金边,山岚在光晕中流转如纱,恍若盛唐的墨色从诗卷中漫溢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耳畔轰鸣的水声突然将思绪拉回现...

端阳古诗里的思念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9 次浏览
端阳古诗里的思念一个关于传承与记忆的日记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清晨,空气中便弥漫着艾草与菖蒲特有的清苦香气,夹杂着邻里厨房里传来的粽叶糯香,将我轻轻唤醒。这味道,年复一年,总是如此熟悉,又总能在某一瞬间,将人拉入时光的隧道,去触碰那些深藏在血脉中的文化记忆。午后,闲坐窗前,窗外偶有细雨飘过,敲...

瓜州古诗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7 次浏览
瓜州古诗中的边塞情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清晨推开窗,偶然翻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诗句倏然撞进心里。这座被无数诗人吟咏的千年古渡,此刻在晨光中向我展开了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一、诗行里的地理密码在唐宋诗人的笔下,瓜州始终是重要的地理坐标。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

重读古诗饮酒陶渊明有感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8 次浏览
重读古诗饮酒陶渊明有感一个现代人的心灵对话午后闲居,偶翻书箧,得见陶渊明《饮酒》诗册。扉页已泛黄,墨香犹存,恍若隔世。忽忆少时初读,但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甚美,而今再品,方知字字皆血泪,句句是沧桑。一、心远地自偏的现代启示陶公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语如惊雷...

静夜思思乡日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静夜思》思乡日记十月十五日夜窗外的月光如霜般洒落在书桌上,忽然想起李太白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二十个字,竟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心底那扇紧闭的门。来这座城市已是第三个年头,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霓虹,却始终照不进心底的温暖。故乡的月应当比这里明亮得...

古诗题菊花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秋日偶得:古诗题菊花下的闲思晨起见菊清晨推窗,忽见院角几丛菊花已悄然绽放,金黄的花瓣上还缀着昨夜未干的露珠。想起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中“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句子,不由得驻足细赏。这古诗题菊花,竟在千年后与我的目光相遇。古诗题菊花的意境古人咏菊,多寄托孤傲高洁之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观沧海日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观沧海日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今日我终于来到了碣石山。站在曹操曾经站立过的位置,极目远眺,那片浩瀚的蓝色就这样毫无保留地铺展在眼前。这就是《观沧海》中所描绘的景象吗?千年已过,山河依旧,顿生无限感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面并不平静,微风拂过,掀起层层叠叠的波浪,在阳光下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这就是“澹澹...

古诗赤壁杜牧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重读《古诗赤壁杜牧》有感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中学课本里杜牧的《赤壁》,泛黄的书页上还留着当年用荧光笔标记的痕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诗句跃入眼帘,突然有种时空错位的恍惚感。文字里的历史温度记得老师当年讲解时说,这首《古诗赤壁杜牧》作于晚唐时期,诗人借赤壁古战...

赞美雪的古诗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8 次浏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日杂记晨起惊雪推开窗的刹那,岑参的诗句猛然撞进心头。昨夜悄然飘落的雪,竟真将枯枝塑成了玉树琼枝。邻家孩子咯咯笑着在楼下堆雪人,红围巾像跳动的火苗,映得雪地格外明亮。古诗新悟“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比喻何等精妙!诗人用温暖的春风比拟凛冽的寒雪,这种矛盾的张力,恰似此刻我...

瓜州古诗里的秋日遐思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03日 7 次浏览
瓜州古诗里的秋日遐思一纸墨香穿越千年的江风站在瓜洲古渡的黄昏里,秋风裹挟着长江的潮气扑面而来。远处货轮的汽笛声与江鸥的鸣叫交织,而我手中泛黄的《宋诗选注》正翻到王安石那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蓦然惊觉,此刻脚下的青石板,或许正承托过王荆公北上的车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