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22616 条关于 "自然" 的结果

古诗直接抒情日记:月下独酌思故人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古诗直接抒情日记:月下独酌思故人癸卯年八月十五夜今夜月色如练,偶然翻到李太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句,忽觉胸腔如遭重击。那些被尘封的情感,竟借着千年诗句破土而出,让我在霓虹闪烁的都市夜空下,尝到了与古人如出一辙的孤寂。一、诗境与心境的叠合阳台的栏杆冰凉,我对着天际那轮略显黯淡的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7 次浏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月十五日 晴今日随考察队深入北山火灾迹地,眼前的景象让我对白居易这句诗有了全新的领悟。去年那场森林大火将整片山峦烧得漆黑,如今站在焦土之上,却见无数嫩绿的草芽从灰烬中探出头来,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生命的韧性向导老李指着岩缝中的一丛新草说道:"火看似毁灭一切,实则给大地带来了新生...

秋阳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秋阳古诗下的闲适午后——记一场与秋阳的邂逅十月的阳光总是格外温柔,像极了古诗里描绘的"秋阳"意境。清晨推开窗时,那抹橘黄色的光线正斜斜地爬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忽然想起王维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不是山中,但这般澄澈的光影,确乎带着唐诗的韵味。一、光影里的古诗意象坐在庭...

怎样做古诗:我的学习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5 次浏览
怎样做古诗:我的学习日记今天是我开始学习古诗创作的第一天。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古典诗词怀有浓厚的兴趣,但真正动手创作却总是感到无从下手。于是,我决定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我学习“怎样做古诗”的点点滴滴,希望能帮助自己和其他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一、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要学...

东湖的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东湖的古诗与湖光山色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清晨,我独自漫步在东湖畔,微风拂面,湖水泛起粼粼波光。忽然想起宋代诗人苏轼的《东湖》:"东湖三百里,渺渺际天浮。"这短短十个字,却将东湖的浩渺与壮阔描绘得淋漓尽致。古诗中的东湖意象翻开古籍,关于东湖的古诗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浪字古诗中的秋日随想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7 次浏览
浪字古诗中的秋日随想一、初闻浪字古诗晨起翻书,偶得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心中忽有所动。浪字在古诗中,从来不只是水的意象,更是一种人生的况味。李白笔下的浪,是豪情壮志的奔涌;苏轼词中的浪,是时间长河的叹息。这个字既柔软又坚硬,既瞬息万变又亘古如斯,恰如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二、江畔的领悟午后至江边,见...

早夏古诗闲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5 次浏览
早夏古诗闲记绿荫渐浓时的诗意栖居晨起推窗,忽觉熏风拂面,方知时令已悄然步入早夏。翻看案头《千家诗》,恰见范成大《喜晴》中写:“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字句间仿佛窥见古人对于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他们总能在细微处捕捉天地韵律,以诗笔定格时光的脉动。槐柳荫初合 薜萝径已...

以兴字古诗为伴的秋日感怀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8 次浏览
以兴字古诗为伴的秋日感怀日记霜降后三日于金陵南窗下晨起推窗,忽见梧桐叶已染金黄,方惊觉深秋将至。蓦然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兴寄之妙,虽咏春草,然其生生不息之志,正合此间秋日气象。遂取《唐诗三百首》置于案头,任秋风翻动书页,恰停于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之句,忽有所悟...

古诗霁雪中的冬日独思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古诗霁雪中的冬日独思晨起见雪忆诗境推窗时,天地已覆上一层素帛。昨夜悄然而至的雪,将尘世杂色尽数掩于纯白之下,恍若《古诗霁雪》中“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的意境骤然具象于眼前。指尖轻触窗棂上堆积的雪沫,凉意渗入肌肤的刹那,忽然想起儿时祖父磨墨吟诵这首诗的模样——他总说霁雪之美不在雪盛,而在雪止...

古诗蝉赏析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12日 9 次浏览
古诗蝉赏析日记:聆听夏日的诗意鸣唱2023年7月15日 晴午后小憩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清亮的蝉鸣,让我想起昨日读到的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短短二十字,竟让我对这小生灵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古诗中的蝉意象古人咏蝉,常赋予其高洁品格。李商隐《蝉》云:"本以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