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4623 条关于 "感恩" 的结果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恩师教诲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恩师教诲日记十月十五日 晴清晨走过教学楼长廊时,又看见王老师办公室亮着的灯光。这盏灯总是比朝阳更早亮起,比星月更晚熄灭,恰如李商隐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写照。我不由停下脚步,透过门缝看见老师正伏案批改作业,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泛着银丝般的光泽。谆谆教诲如蚕丝记得三...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恩师教诲的点滴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清晨整理旧书时,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从书架滑落。拾起翻到李商隐《无题》的篇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突然让我的手指微微颤抖——这分明是张老师当年用朱笔圈画的句子。一、初识诗中的师道记得初二那年的语文课上,张老师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色中山装,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为我们解析这两句诗。"...

夜雨寄北中的雨夜独思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夜雨寄北》中的雨夜独思日记一、雨夜的序幕窗外,雨丝如织,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仿佛在演奏一曲古老的乐章。我独坐书桌前,翻开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的心扉,让我沉浸在这雨夜的氛围中。雨声渐密,我仿佛穿越...

关于月夜的古诗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静夜思》中的月夜独白一个关于思念与静谧的夜晚今夜,我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仿佛是为此刻的我而写,月光洒在窗台上,银白如霜,让人心生无限遐想。月夜的诗意月夜总是能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古诗中...

乡愁如月,静夜思乡——我的乡愁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乡愁如月,静夜思乡——我的乡愁日记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晴今夜,月光如水,洒在我的书桌上,仿佛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在耳边轻轻回响。这光景,让我不禁提笔,记录下心中涌动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像月光一样,既明亮又朦胧,既温暖又带着些许凉意。记忆中的故乡我的故乡是...

慈母手中线古诗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慈母手中线古诗:一针一线里的温暖记忆2023年10月15日 晴今天整理衣柜时,那件褪色的蓝毛衣突然从衣堆里滑落。捧起它,指尖触到领口处细密的针脚,孟郊的《游子吟》蓦然浮现在心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藏在针脚里的温度这件毛衣是母亲在我大学入学前熬了七个夜晚织成的。记得当时她总在台灯下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节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3日 7 次浏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节日记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晴今天是教师节,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翻开李商隐的诗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突然跃入眼帘。这让我想起了初中班主任王老师,她就像诗中所写的春蚕和蜡烛,用尽心血培育着我们这些懵懂的学生。记忆中的那堂语文...

古诗牧竖日记:牧童与青山绿水的一天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古诗牧竖日记:牧童与青山绿水的一天晨曦初现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边泛着鱼肚白。我,一个古诗中的牧竖,已经赶着牛群出了村口。露水沾湿了我的草鞋,清凉的感觉从脚底传来,让我精神一振。牛儿们悠闲地走着,偶尔低头啃食路边的青草。我哼着古老的牧歌,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

古诗中秋月之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3日 7 次浏览
古诗中秋月之日记中秋月夜怀想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古诗中秋月的意境,恰如我此刻的心情。独坐窗前,仰望苍穹,那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仿佛为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银纱。古人常以月寄情,今夜我亦深有感触。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家人总是团聚一堂,分享月饼,赏月谈天。那时的月亮似乎格外明...

春夜洛城闻笛中“花落知多少”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春夜洛城闻笛中“花落知多少”四月十五日 晴傍晚时分,我独坐窗前,偶然翻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那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我陷入沉思,但更触动我的却是诗题中隐含的意境——尤其是“花落知多少”这五个字。它虽出自孟浩然的《春晓》,却与李白诗中的春夜笛声交织,在我心中泛起涟漪。或许,这就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