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8024 条关于 "散文" 的结果

冬日记事:描写梅古诗的感悟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冬日记事:描写梅古诗的感悟寒晨偶遇清晨推窗,凛冽寒气扑面而来,园中积雪未消,却见墙角数枝白梅悄然绽放。蓦然想起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句子,古人诚不我欺。梅枝遒劲如墨笔勾勒,花瓣凝霜似玉雕而成,这般景象竟与千年之前的诗人所见浑然相通。诗海寻梅午后围炉煮茶,取出《全唐诗》重读咏梅诗篇。卢梅坡...

一叶知秋古诗的启示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8 次浏览
一叶知秋古诗的启示日记清晨的发现今天早晨,我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凉风习习,带来了一丝丝的寒意。突然,一片枯黄的梧桐叶从树上飘落,轻轻拂过我的肩头,然后静静地躺在了地上。这一瞬间,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老的诗句:“一叶知秋”。这句诗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原句是“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后来被简化为“一叶...

古诗鉴赏日记:品之月夜思乡情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古诗鉴赏日记:品《静夜思》之月夜思乡情一、初读感知今日夜深人静时,重读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短短二十字,竟让我在空调房里感受到千年之前的秋夜凉意。诗中“明月光”与“地上霜”的比喻,不仅写出月色的皎洁清冷,更暗含游子内心的孤寂凄凉。李白通过视觉错觉的描写...

与古诗韩愈对话的晨昏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与古诗韩愈对话的晨昏晨读《师说》有感清晨六时,窗外微熹,我于灯下重读韩昌黎《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纸页间的墨香仿佛携着中唐的风骨扑面而来。韩愈以雄健笔力抨击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其文字如刀如剑,劈开千年时空,直指今日教育本质。我忽觉汗颜——现代科技使知识触手可及,我们却...

秋日私语:落叶满阶红不扫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秋日私语:落叶满阶红不扫十月二十三日 晴清晨推开窗时,那幅景象倏地撞进眼帘——石阶上层层叠叠铺满枫叶,像被晚霞染透的云絮跌落人间。白居易那句"落叶满阶红不扫"突然有了具象,原来古人诚不我欺。一、阶前红毯晨光斜穿过梧桐枝桠,将昨夜新落的槭树叶照得透亮。每一片都带着琥珀色的光晕,叶脉里还凝着未晞的露珠。...

慧的古诗静夜思中的月光与我的独白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慧的古诗《静夜思》中的月光与我的独白一窗明月,半卷心事深夜伏案时,偶然读到慧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清冷的月光突然从纸页间流淌出来。我推开窗,发现今夜的月亮竟与诗中描摹得一模一样——像一层薄霜凝在窗棂上,带着千年未变的澄澈。《静夜思》摘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十个字像一把钥匙突...

江城子古诗苏轼读后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江城子古诗苏轼》读后日记一、夜读江城忆故人今夜灯下重读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窗外的雨声淅沥,仿佛与千年前的愁绪交织。这首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作品,以最朴实的语言道尽了人世最深的悲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开篇十字便如重锤击胸,让我不禁掩卷长叹。苏轼在词中构筑了...

写云古诗·望云小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4 次浏览
写云古诗·望云小记晨起观云清晨醒来,推开木窗,一片无垠的蓝天映入眼帘,几朵白云悠然飘过,如同画卷般展开。我取出笔墨,欲写云古诗,却一时词穷。云的变化莫测,时而如绵羊簇拥,时而如飞马奔腾,仿佛在诉说着千古的故事。古人常以云为诗,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或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句...

挥古诗: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晨起挥古诗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书桌上,我翻开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指尖停留在李白的《静夜思》上。突然有种冲动,想用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这些文字。研墨时,墨锭与砚台摩擦的沙沙声,仿佛穿越千年的回响。笔墨间的顿悟当笔锋触及宣纸的刹那,"床前明月光"五个字竟有了新的生命。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每一笔...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十二月十五日 大雪将至清晨推窗时,天色是那种熟悉的铅灰色。云层低垂,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寒意,仿佛每一口呼吸都带着冰碴。天气预报说傍晚有雪,而我忽然就理解了千年前那位在江州炉火旁提笔的白居易。他写下“晚来天欲雪”时,大抵也是这般心境——一种看见天地将变时,从心底漫上来的、想要与人...